
凌晨一点,林晚站在派出所门口,冷风刮得她脸颊生疼。手机里还存着刚才拍下的视频——丈夫陈建军浑身酒气地拽着车门,嘴里含糊地喊着“我没醉,能开车”,方向盘在他手里乱晃,车灯撞在路边的护栏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两个小时前,陈建军参加朋友聚会,林晚反复叮嘱“别喝酒,叫代驾”,可他嘴上答应,回来时却醉得站不稳。看着他醉醺醺地要开车回家,林晚死死拽住他的胳膊:“你这样开车太危险了,我给你叫代驾!”
“代驾?花那冤枉钱干嘛!”陈建军一把推开她,酒气喷了她满脸,“我酒量好得很,这点酒算什么?你别在这瞎嚷嚷,丢不丢人!”说着,他挣扎着钻进驾驶室,“砰”地关上车门。
林晚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她趴在车窗上哀求:“建军,求你了,别开了!万一出事怎么办?我们还有孩子啊!”可陈建军根本不听,猛踩油门,车子歪歪扭扭地冲了出去。林晚顾不上多想,立刻掏出手机拍下视频,颤抖着手拨通了110:“警察同志,我要举报醉驾,车牌号是……”
派出所里,陈建军醒了大半酒,当得知是林晚举报了自己,他瞬间暴跳如雷:“林晚你疯了!你居然举报我?你是不是想让我坐牢,想毁了这个家!”
林晚看着他狰狞的脸,心里又疼又冷:“毁了这个家的不是我,是你自己!你知不知道醉驾有多危险?去年隔壁小区老王就是因为醉驾出了车祸,家破人亡!我要是不举报你,万一你出事了,我和孩子怎么办?”
“那你也不能举报我啊!你不会拦着我吗?不会想别的办法吗?”陈建军的声音里满是怨恨,“你这一举报,我工作没了,名声也毁了,你满意了?”
林晚愣住了,她以为陈建军会明白她的苦心,会知错悔改,可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工作和名声。她想起结婚五年,陈建军每次喝酒都要逞能,劝了无数次都不听,每次都说“就喝一点,没事”。这次若不是她及时举报,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陈建军因醉驾被吊销驾照,处以拘役一个月,单位也因此将他开除。从看守所出来那天,陈建军没有回家,直接去了父母家。接下来的日子,他对林晚冷暴力,不说话、不吃饭,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陈建军的父母也轮番来指责林晚:“你怎么这么狠心?夫妻之间哪有举报的道理?你就不能包容他一点吗?现在他工作没了,你让我们老陈家脸往哪搁!”
林晚百口莫辩,她不明白,自己明明是为了阻止悲剧发生,怎么就成了“狠心”的人。她看着陈建军冷漠的眼神,看着公婆指责的嘴脸,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有一次,孩子哭着问她:“爸爸是不是不喜欢妈妈了?他为什么不跟我说话?”林晚抱着孩子,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她知道,这段婚姻已经回不去了,陈建军心里的怨恨像一根刺,扎在两人之间,拔不掉也化不开。
那天晚上,林晚把一份离婚协议书放在陈建军面前:“我们离婚吧。我举报你,是因为我不想失去你,不想让孩子没有爸爸。可现在我才明白,你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把所有的错都怪在我身上。这样的日子,我过不下去了。”
陈建军看着离婚协议书,沉默了很久,终于拿起笔签了字:“好,离婚。但我永远不会原谅你,你毁了我的一切。”
离婚后,林晚带着孩子搬到了娘家附近的出租屋。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她心里很踏实。她找了一份兼职,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周末会带孩子去公园、图书馆,孩子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
而陈建军,离婚后一直一蹶不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每天借酒消愁。后来听说他又因为酒驾被查,这次没有了林晚的“阻拦”,他撞伤了人,不仅要赔偿巨额医药费,还面临着更严重的法律制裁。
有一次,林晚带着孩子在超市遇到陈建军的母亲,老人看着活泼可爱的外孙,红了眼眶:“晚晚,当初是我们错了,不该怪你。要是建军能听你的话,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林晚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牵着孩子的手离开了。她知道,人生没有如果,在原则和底线面前,她没有选错。举报丈夫醉驾,或许让婚姻破裂,但却守住了生命的底线,守住了对孩子的责任。
真正的爱,不是无底线的包容和纵容,而是在对方即将走向危险边缘时,哪怕要承受误解和怨恨,也要拼尽全力拉他一把。如果这份“拉拽”不被理解,那么分开未必不是一种解脱。因为有些错误可以原谅,但触及底线的固执和怨恨,只会让两个人都陷入深渊。林晚失去了婚姻,却保住了良知和孩子的未来,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