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以为,委屈,是别人对不起我们。但很多时候,委屈是一种自恋。你觉得自己值得被更好地爱,所以当别人做不到,你就觉得受伤。

恶性循环:你越委屈,你越以为自己是“对的”
当你因为某件事特别委屈时,你会特别渴望对方道歉、认错、弥补。可对方偏偏无动于衷,你就更委屈了。你哭,你难受,你焦虑,你甚至会有强烈的躯体反应。委屈在不断证明:你才是那位理所当然应该被爱得很好的人。
你越相信这个理所当然,就越觉得别人全世界都亏待你。
这是委屈最隐蔽的自恋。
错误示范:继续等那个伤你的人改变?
要是他变好,一切就好了。但就算他真的变了,你的问题真的解决了吗?你对“被对等对待”的执念仍在。
你把自己的幸福,困在了别人改变里。这是最危险的依赖。
委屈的根源:过高的“配得感”
你觉得:“我对你那么好,你应该对我一样好。”
这句话表面是合理要求,背后其实是:我值得被完美对待。谁亏待我,谁就是错。
当你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能力、情商、理解力都不及格的人身上时,你的所有要求,瞬间变得过高。
那这会不会,其实是你筛选伴侣的失误?
问题在别人身上,是无解的;
问题在自己身上,才有希望。
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只有“修复关系”这一个答案。
李施嬅的问题:她自我修炼了,却依旧很痛
她懂心理学,她会反思。她看上去“成长”为一个不再需要依赖的人。
可她真的不缺爱了吗?她真的被治愈了吗?她真的变幸福了吗?
她越清醒,越会把失望合理化,而合理化不是愈合。
她真正需要的不是:“我学会不靠任何人也能活”。而是:我值得被一个对的人爱得轻松。
愿望之争:深刻修行 vs 简单幸福
李施嬅有点像《伦敦生活》女主姐姐——信奉“先修炼自己,才能通往幸福”。
但倪萍的答案像女主本人,幸福,有时不必修行,只需选对人。
不必自我开刀,也能心安。
不必苦苦成长,也能被珍惜。
为什么一定要千锤百炼,才能配得上幸福?
李的三大核心问题
✅1)期待过高
她一面喜欢他的忠诚,一面又希望他情商在线。可她心里深藏的“不安全感”,是谁都填不满的。
✅2)边界感弱
你背叛底线一次,我替你找一次借口。善良若失去锋芒,就是纵容。当她找补他的错误时,已经失去对爱的尊重。
✅3)主体性缺失
他错了,他不改,她却最委屈。被动地等他弥补,等于把自己绑在他错误里反复折磨。主体性丢了,你就永远是受害者。
为什么委屈是一种自恋?
因为委屈的本质是:“我对你那么好,你怎么敢不珍惜我?”
这种“绝对正义”,会让你:想操控别人道歉,想修复别人行为,想证明自己值得爱,但同时深陷无力与怨恨。
你觉得自己被世界亏待,却忘了:第一责任人永远是自己。
当你发现自己也有选择失误、纵容不当时。你才真正夺回了力量。
失去委屈感,才是力量回归
你可以继续等一个低能儿长大,继续相信他某天会突然变好。但别忘记,人生不是情感公益救援。你不是治疗师。
你值得:不用猜、不用等、不用受苦,不必自我修行也能被爱。简单且稳定的幸福
当你停止以“我受了委屈”为勋章,你才真正开始为自己活。
愿你早点放下“被亏待的骄傲”,把力量还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