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苔藓在国际空间站外存活9个月返回地球,仍具繁殖能力

作为实验的一部分,苔藓的孢子体 —— 即包裹着孢子的繁殖结构 —— 被安置在国际空间站(ISS)外部长达九个月。人类若想

作为实验的一部分,苔藓的孢子体 —— 即包裹着孢子的繁殖结构 —— 被安置在国际空间站(ISS)外部长达九个月。

人类若想在太空中持续存在,培育植物对生存至关重要。

如今,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以了解苔藓在国际空间站(ISS)外的生存能力。苔藓是异常顽强的植物,在地球上的极端环境中也能繁茂生长,包括高海拔山峰、沙漠、极地和火山区。

该团队希望测试这种植物在严酷太空条件下的耐受性。

作为实验的一部分,苔藓的孢子体 —— 即包裹着孢子的繁殖结构 —— 被安置在国际空间站外部长达九个月。

令人惊讶的是,超过80%的孢子成功存活下来,并且在返回实验室后仍能繁殖和萌发。

这项研究首次展示了早期陆生植物在太空条件下的长期存活。

"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生物,在太空真空中甚至连短暂生存都无法做到,"第一作者Tomomichi Fujita说。

"然而,苔藓孢子在直接暴露九个月后仍保持了活力。这提供了一个显著的证据,表明在地球上演化出的生命,在细胞层面上拥有固有的机制来耐受太空条件,"他补充道。

模拟太空环境下的耐受性发现

受到苔藓在地球严酷环境中定殖能力的启发,研究员Fujita提出了"太空苔藓"的想法。

为了验证这一点,他的团队将苔藓(Physcomitrium patens)置于模拟太空条件下(包括高强度紫外线、极端温度和真空)进行测试。

测试了三种特定的苔藓结构:原丝体(幼年苔藓)、繁殖胞(应激诱导的干细胞)和孢子体(被包裹的孢子)。这有助于确定哪一部分最有可能在太空中存活。

"我们曾预计,包括真空、宇宙辐射、极端温度波动和微重力在内的太空综合压力,所造成的损害将远大于任何单一压力,"Fujita说。

模拟测试显示,紫外线辐射是苔藓最难存活的因素。在测试的三种结构中,孢子体(被包裹的孢子)被证明是"耐受性最强的"。

被包裹的孢子对紫外线辐射的耐受性比繁殖胞高出1000倍。

这些结构还表现出极端的温度耐受性,在暴露于-196°C超过一周以及55°C一个月后,仍然能够萌发。

面向太空栖息地的农业系统

研究团队认为,孢子周围的结构起到了保护屏障的作用,吸收紫外线辐射并防止损伤。这种耐受性很可能是一种进化适应,使得苔藓(苔藓植物)能够在5亿年前成功登陆并在地球大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

为了在真实条件下测试这种适应性,研究人员于2022年3月将数百个孢子体送往国际空间站。这些孢子体在空间站外部暴露了283天,随后于2023年1月返回地球进行分析。

"我们预计存活率几乎为零,但结果恰恰相反:大部分孢子都存活了下来。我们由衷震惊于这些微小植物细胞非凡的耐久力,"Fujita说。

返回的苔藓孢子显示出非凡的存活率:超过80%在空间站外暴露283天后依然存活。虽然注意到对光敏感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减少了20%,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孢子的整体健康。

基于实验数据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人员预测,被包裹的苔藓孢子有可能在太空中存活长达5600天(约15年)。然而,这只是一个粗略估计,需要更多数据来证实。

这些实验有助于推进利用苔藓开发太空农业系统,最终为在月球和火星等地外环境中构建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该研究于11月20日发表在《iScience》期刊上。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