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早餐爱吃半片木瓜,为何剩下木瓜被宋美龄陪嫁丫头蔡妈吃了?

宋安之 2023-12-27 22:06:52

蒋介石喜欢饭后吃点水果,他比较喜欢吃木瓜、香蕉、西瓜、美国大梨等水果,不喜欢吃苹果。与之相反的是,他的妻子宋美龄生活偏西式,喜欢吃苹果。

蒋介石在吃的方面来说,并不铺张浪费,不喜欢大吃大喝,他在士林官邸的午餐多以宁波菜和扬州菜这类的江浙菜系为主,主打的是精致好吃。

在饭后吃水果方面,蒋介石有个特点,那便是因为节俭和不愿暴饮暴食,所以他吃水果是相当节俭。像吃木瓜和吃香蕉一般都是吃一半,早餐往往是吃半片木瓜,午餐则是半根香蕉,剩下半根香蕉则是放在冰箱中,晚饭后再吃。

关于蒋介石饭后吃水果,还有着两则趣事。

一个是早餐吃木瓜,蒋介石去台之初,士林官邸有一位炙手可热之人,那便是宋美龄的陪嫁丫头蔡妈,蔡妈因为多年陪伴宋美龄,早年还“救”过宋美龄,所以在士林官邸地位独特。

蔡妈是怎么“救”的宋美龄呢?

据说早年有一次宋美龄乘坐飞机,遇有险情,当时飞机上的人都准备戴上降落伞,正好缺一个降落伞,没分到蔡妈。

面对这种尴尬情况,宋美龄说道真需要降落伞了,便让蔡妈抱紧她的腿一起降落。蔡妈则是说到真到那个时候,绝不抱宋美龄的腿,绝不拖累宋美龄,只要宋美龄可以平安降落就好,虽然最后没用到降落伞,但自此以后,宋美龄认为蔡妈很忠心,对蔡妈是更好。

去台以后,蒋介石和宋美龄为了肯定蔡妈做出的贡献,在上世纪50年代,将蔡妈提拔为“zongtong府”第三局内务科的科员,虽然只是内务科员,但蔡妈的实际权力,比内务科长还要大。

早年的士林官邸内务方面,可以说是蔡妈说了算,很多事情,宋美龄对蔡妈也是言听计从。

蔡妈当时享受的待遇也不一般,蒋介石是一个早睡早起的人,士林官邸的厨房为了示好蔡妈,通常给蒋介石准备早餐时,也会为蔡妈准备一份一模一样的早餐,蒋介石一般只吃半片木瓜,另外的半片木瓜,就是被蔡妈吃了,和蒋介石同吃一个木瓜,由此可见蔡妈当时的地位。

不过蔡妈也没有得意多长时间,1962年孔令伟跟随父母孔祥熙和宋霭龄返台,之后是一直留下来陪伴小姨妈宋美龄,权力欲极大的孔令伟,自此开始实际掌管士林官邸,并且宋美龄挂名的机构,也是多有插手。

在这种情况下,蔡妈自然是失宠,孔令伟经常将士林官邸不满蔡妈的意见收集起来,添油加醋的汇报给宋美龄,最后蔡妈只能灰头灰脸的提早退休。

蔡妈失宠退休以后,蒋介石早餐剩下的半片木瓜,也不知给谁吃了,有可能扔了。有可能被孔令伟吃了,不过孔令伟是个夜猫子,早上往往起不来。所以也有可能是被某个新得宠之人吃了。

根据长期在蒋介石身边服侍的贴身侍卫翁元回忆,蒋介石一般是中午饭后吃香蕉,很多时候是只吃其中一小段,然后会把中午没吃完的部分,留在盘子里,然后放在冰箱里,晚上吃完饭再吃。

一般来说,士林官邸的工作人员知道蒋介石的脾气和习惯,自然都不会去动冰箱里的半截香蕉。

不过某一天,有一位不知情的士林官邸工作人员,可能是刚参加工作,在偶然间打开冰箱,见冰箱里面还有半截香蕉放在那儿,一时之间有些嘴馋,正好见四下无人,于是拿起香蕉,嘴里一过马上便吃到肚中。

那天晚饭以后,蒋介石记得中午还有半截香蕉在冰箱里,于是吩咐副官去冰箱取来,副官打开冰箱一看,半截香蕉已经不见踪影。

副官心想肯定是有不开眼的人吃了,但是自己不清楚具体情况,不能冒冒失失的打掩护,因此并没有去弄半截香蕉拿上去,而是再拿了一根新鲜香蕉给蒋介石。

蒋介石一看是一根新鲜香蕉,便皱眉头说道:“我中午那半根咧?”

副官回答大概被人吃掉了,蒋介石一听就火了,大概是觉得下面管理不严,明明知道是自己的半截香蕉,还有人偷吃,因此问道谁吃了?莫名其妙!

副官一看只能是在一旁唯唯诺诺不敢说话,蒋介石越想越生气,感觉太没有规矩了,于是嘟囔着要办人,不过冷静下来以后,也没有真的要人调查,那位偷吃香蕉的工作人员,算是逃过一劫。

经过这次香蕉“失窃”事件,差点没叫调查单位向士林官邸工作人员逐个盘查以后,士林官邸内部工作人员得此教训,自然都是小心翼翼,也没人敢再“偷吃”蒋介石吃剩的半截香蕉,那位偷吃香蕉的工作人员,肯定是吓坏了,自然不敢再随意吃冰箱的东西。

当然蒋介石的半截香蕉,不只是被人偷吃过,还被不知情的人扔掉过,遇到这样的事情,蒋介石也是会发火责骂一番。

说起来丢香蕉事件结局还好,蒋介石生气说要找人调查,只是吓唬吓唬下面人,觉得下面管理松散,没有规矩,吓唬一番也就没事了。

不过有工作人员偷用蒋介石的专用厕所被发现就不一样了,当时第三局的局长施觉民,将偷用厕所的人大骂一顿以后,就将其调到管理科的冷门地方,是打入“冷宫”,而这一切施觉民都不敢让蒋介石知道。

蒋介石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专用厕所被人偷用以后,就决定了这个人以后坐冷板凳的倒霉结局。

谢谢观看,我叫宋安之,换个角度看历史,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0 阅读:1914

宋安之

简介: 悠悠九州沧,一朝多少英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