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若论最受关注的企业家,小米创始人雷军必定在列。伴随雷军的高关注度,小米集团也成为无数求职者心中的理想去向。这家从智能手机起家的科技巨头,如今已覆盖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等多个领域,即便在AI浪潮席卷的当下,依旧保持着行业领先的姿态。
然而,想要跻身这样的头部企业并非易事,激烈的竞争让不少求职者望而却步。那么,如何才能为进入优质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答案,或许能从江南大学与小米集团的一次深度合作中找到。

近日,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联合小米集团打造的“工程师实践训练营”结营。这场为期15天的硬核特训,吸引了242名学子参与,经过系统培养与考核,143人顺利完成全部训练。
更令人瞩目的是,30余位学生凭借训练营中的出色表现,直接斩获小米集团2026届直通offer,成为同届中最早拿到头部企业就业门票的群体。这样的成果,不仅展现了学子的潜力,更折射出江南大学在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上的独特优势。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紧扣“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需求,精心打造的“思政铸魂+专业筑基+产教助力”培养与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在思政铸魂层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学院构建起“书记院长牵头、教授团队推动、班主任指导、辅导员兜底”的联动机制,通过“动态更新+定期通报”的双循环模式,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就业需求都能被关注。同时,就业启航季、专业指导大会、企业负责人分享会等活动也持续开展,该学院还聘任“就业启航先锋”发挥带动作用,邀请学长学姐通过巡讲传递求职经验。
另外,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冲击大厂、备考公职,还是选择升学深造,该学院都会提供“一对多”或“一对一”的定制化指导,帮助学生明晰职业规划,避免在求职路上走弯路。江南大学的学子无需在就业方向上迷茫,因为该校会从观念引导到路径规划提供全方位支持,及时解答就业困惑。

想要在小米招聘中打败求职者?只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并不够,硬实力才是根本。
在专业筑基上,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从2026届“就业启航”活动启动以来,已开展6场模拟面试、10余期简历门诊,AI“职”导团累计为260余人次提供精准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发现简历中的问题、熟悉面试流程与技巧。
为让学生更贴近产业需求,江南大学还选派辅导员前往无锡(国家)软件园蹲点调研,走访9家企业后带回10余家企业的岗位需求清单;组织28名本研生走进朗新科技、小红书总部等企业实地学习,不仅开拓了50余个计算机相关岗位,更助力10余位同学获得宝贵的实习机会。
这些举措,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真实的职场环境,弥补“校园学习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短板,江南大学的专业培养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会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指导,帮学子扫清求职路上的能力障碍。

而产教助力,则进一步打通了“校园”与“企业”之间的通道。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学院领导班子带头开展“访企拓岗”行动,不仅挖掘了丰富的校友资源,更为学生争取到更多优质岗位。
而且,在课程体系上,该学院打造了“平台+模块”的特色模式,选聘企业高管担任校外导师,将产业前沿知识融入课堂,除了此次与小米合作的工程师训练营,还有联合华为开展的智能基座项目、专为技术创新设立的申威卓越创新班等。这种深度的产教融合,让学子能更早接触行业头部资源,甚至有机会在毕业前就获得大厂的“入场券”。

从与小米集团合作的训练营交出亮眼答卷,到通过“思政铸魂+专业筑基+产教助力”的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链条支持,江南大学用实际行动证明,它不仅能为学生搭建起学习知识的平台,更能成为连接校园与优质企业的桥梁,帮学生解决就业路上的迷茫、能力不足、资源有限等痛点。对于正在规划未来的考生和家长而言,这样一所将就业服务落到实处、能为学子未来发展保驾护航的学校,无疑是值得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