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门厅:如何打造探索生命、教育与环境的交互空间?

希园幼儿园设计 2023-11-09 09:54:28

幼儿园门厅是幼儿园创设中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马拉古齐将其称为一个信息川流不息的区域,一个想法降临和灵感迸发的地方。

精心布置的门厅环境不仅可以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概况、展示园所的面貌,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个尊重他们自主表达与参与权的教育空间。

可惜的是,目前大部分园所的门厅创设多表现为建筑设计思维、展示性思维,少有幼儿为本的学习者思维,难以为幼儿教育赋能。

因此,探寻门厅环境创设的最佳路径,应满足园长、教师与幼儿三方的需求,掌握门厅环境创设的四个核心要素:审美感知、内容展示、互动对象和主题表达,才能让幼儿园门厅成为真正会“说话”的环境。

幼儿偏好贴近生活的审美对象,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自我表达的渴求,擅长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天马行空的审美想象。

所以在设计门厅时,要兼顾幼儿的审美思维,创设兼具园所专业审美和幼儿个人审美的门厅环境。不仅要从美学、专业知识的角度去思考,也要理解幼儿内心深处的丰沛情感,从日常生活层面解构美。

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花草鸟虫等自然元素,可以唤起幼儿对门厅空间的亲近感,更易与园所产生情感联结。

而门厅设计的整体布局、色彩搭配都应该追求吸引幼儿的造型与色调。采用明快和谐的颜色,用色彩变化的节奏赋予空间轻盈通透之感,引发幼儿从心灵深处迸发的情感。

此外,过多的线条会使幼儿心中的秩序感失衡,流畅的曲线能够柔化空间,打造一个温暖且柔和的门厅空间。

门厅作为家长、访客与上级领导的必经之地,被赋予“幼儿园门面”的功能。因此,园长较为重视门厅中办园理念、特色课程的体现。

但展示不仅仅局限于成人,幼儿也会从展品的内容、形式与位置等客观表征中捕捉信息。一个吸引幼儿、接纳幼儿、邀请幼儿的幼儿园门厅,一定是充满儿童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自我存在的门厅。

因此在设计门厅环境时要聚焦幼儿生活,捕捉幼儿学习、生活、游戏中的探究与实践时刻,用“活”的成长档案取代“静”的理念展示。

展示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那他们在欣赏时会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更容易引起新的发现与思考。

另外,门厅墙面的布局可根据成人与幼儿视线不同,安排在不同的高度与位置。通过丰富门厅的展示形式,既可以满足园所对办园理念、奖状荣誉等内容展出的需要;也充分考虑幼儿的感受,创设出充满“儿童性”的门厅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有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门厅环境中,幼儿倾向于关注门厅与自己的互动。

要让门厅环境与幼儿发生互动,最好是设计成可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的“活”墙面。相比于常规的静态墙面,互动式墙面更能让幼儿感到愉悦,激发其参与。

可设置游戏墙、涂鸦墙等专门的互动墙面,考虑幼儿的生理特征,安排在易于互动的位置,构建静态墙面与互动墙面相结合的门厅环境。

门厅环境是产生互动的容器,除幼儿与空间的互动外,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极为重要。可以通过自由阅读区、社交活动空间的置入,创设幼儿互动学习区域,充分满足孩子们协同合作、小组探究的需要,提升交往合作能力。

还要注意空间的适度“留白”。给幼儿预留充足的操作空间,鼓励幼儿表达想法,积极参与门厅环境装饰。让幼儿在自由的、生动的、不拘的主题环境中,成为学习建构的主角。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教育环境是一个整体,门厅的创设要与幼儿园整体空间效果相协调,营造统一的空间情境感,才能够让幼儿置身于被爱与关怀包裹的世界,提高对幼儿园的喜爱程度。

另外,主题活动是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门厅的创设也应与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具有适应不同主题活动的能动性与包容性,可以随着课程推进、社会时事、节日与季节变化等灵活更新与替换。

幼儿园门厅是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场所,只有在教育环境中,让幼儿感受到理解与尊重,他们才会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继而有效地实现个人成长。

总而言之,门厅作为幼儿园环境中学习与交流的核心,其创设应关注幼儿的审美需要,强调多元的展示形式,突出与幼儿的互动性,以及塑造门厅的主题性。

我们期望以全新的视角设计,打造赋能幼儿的教育空间,让其成为幼儿园内的“第三位教育者”,鼓励每个孩子去勇敢探索人生的边界。

0 阅读:0

希园幼儿园设计

简介:提供幼儿园整体规划、设计、生产、安装、售后一体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