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询盘初筛(24 小时内必用):快速过滤 “无效询盘”
应用场景:每天收到大量外贸询盘(如 B2B 平台、邮件、展会留资),需在短时间内判断哪些值得优先回应,哪些可暂放。
使用逻辑:用清单勾选核心判断项(重点看 “产品参数、采购量、交期、认证”4 项),≤4 项 “是” 直接归为 “低优先级”,发标准化产品手册 + 基础报价,不浪费精力深聊;≥8 项 “是” 立刻标记 “高优先级”,12 小时内出精准方案。
操作要点:不用逐字核对所有 18 项,优先勾选前 10 项核心项,5 分钟内完成初筛,避免因纠结细节错过高意向客户。
2. 报价前确认:避免 “盲目报价” 导致后续纠纷应用场景:客户询盘后要求 “尽快报价”,但需求表述模糊(如只说 “要一批电子产品”“报价给我参考”),担心报高 / 报低错失客户,或后续客户以 “不符合需求” 拒单。
使用逻辑:先对照清单,找出客户未明确的项(如 “材质、认证、交期”),用清单配套的 “针对性追问话术” 快速确认,补全≥6 项 “是” 后再出精准报价;若客户拒绝明确,说明需求无落地性,发 “区间报价 + 前提条件”(如 “若按常规材质 + CE 认证,单价 8-10 美元,具体需确认参数”)。
操作要点:报价时在备注栏标注 “基于以下明确需求报价”(列出勾选的 “是” 项),避免后续客户随意变更需求导致价格争议。
3. 客户分级管理:合理分配人力 / 资源应用场景:团队精力有限,需把核心资源(如资深业务员、免费样品、定制方案)倾斜给高潜力客户,避免 “平均用力” 导致高价值客户流失、低价值客户占用过多资源。
使用逻辑:结合清单勾选结果 + 之前提到的 “客户分级标准”,做二次分级:
超高明确度(≥12 项 “是”)+ 高实力→ A 级客户(专属业务员对接,优先预留产能);
高明确度(8-11 项 “是”)+ 实力中等→ B 级客户(常规跟进,1-2 天内响应);
低明确度(≤7 项 “是”)+ 只比价→ C 级客户(自动化邮件培育,每月 1 次行业干货推送)。
操作要点:在 CRM 系统中关联清单勾选结果,每次跟进时同步更新 “是” 项数量,动态调整客户等级。
4. 跟进节奏调整:避免 “催单 / 拖延” 踩坑应用场景:跟进中不知道该 “加速推进” 还是 “放慢节奏”—— 对需求模糊的客户催单会引起反感,对需求明确的客户拖延会被竞品截胡。
使用逻辑:
高明确度客户(≥8 项 “是”):按 “快速推进 SOP” 操作,拆解 3 步动作链(确认参数→发合同→催定金),24 小时内推进一个关键节点;
中明确度客户(5-7 项 “是”):按 “引导式推进”,每次跟进补充 1-2 项 “是”(如这次确认交期,下次确认付款方式),逐步提升需求明确度;
低明确度客户(≤4 项 “是”):按 “培育式推进”,不追问需求,而是分享行业案例、合规动态,等待客户主动明确需求后再深入。
操作要点:把清单中的 “未明确项” 作为每次跟进的核心目标,避免无意义追问 “考虑得怎么样了”。
5. 样品寄送决策:避免 “免费样品” 浪费应用场景:客户要求 “先寄样品确认”,但不确定客户是否有实际采购计划 —— 遇到过很多 “拿样品后失联”“多供应商比价只拿样品” 的情况,需控制样品成本。
使用逻辑:寄样前用清单评估:≥6 项 “是”(核心参数、采购量、交期明确)→ 可寄样(建议收少量样品费,大订单后抵扣);≤5 项 “是”→ 拒绝免费寄样,回复 “为了给你匹配精准样品,麻烦先明确产品参数、采购计划,我们再安排寄送,避免寄错样品耽误你的时间”。
操作要点:寄样时附上 “样品确认表”,让客户签字确认 “样品参数与需求一致”,后续大订单可直接按样品标准生产,减少争议。
6. 订单风险预判:提前规避 “需求变更 / 拒单” 风险应用场景:客户已下单,但之前需求明确度不高,担心生产过程中客户突然变更参数、交期,或收货后以 “不符合需求” 拒付尾款。
使用逻辑:下单前对照清单,确保≥10 项核心项(产品参数、采购量、交期、认证、付款方式)为 “是”,并把这些明确项写入合同附件;若仍有≥3 项未明确,在合同中约定 “需求变更条款”(如 “订单确认后变更参数,需支付改造成本 + 顺延交期”)。
操作要点:对 “需求明确但后续反复变更” 的客户,更新清单备注栏,标记 “高变更风险”,后续合作时提前收取更高比例定金(如 50%)。
补充:特殊场景的延伸应用展会现场对接:用清单打印成精简版(只保留前 12 项核心判断项),与客户沟通时快速勾选,现场就能判断客户需求明确度,高明确度客户直接带至洽谈区深聊,模糊需求客户留资后后续跟进。
老客户复购:老客户复购时,用清单核对 “是否有新需求变更”(如认证更新、包装调整、采购量变化),避免按旧需求生产导致不符,同时通过清单确认新需求明确度,调整报价和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