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平台获取客观信息,判断企业体量:
查企业注册信息:欧洲用 Companies House、美国用 Dun & Bradstreet,看注册资本、员工人数(如 10 人以下多为小作坊,50 人以上可能是中型企业);
查电商运营数据:亚马逊 /eBay 客户看店铺评分(4.5 分以上且评论超 1000 条,多为中等规模卖家)、产品 SKU 数量(超 50 个 SKU 大概率不是小卖家)。
2. 问关键问题:挖 “采购与供应链细节”用低压力提问获取业务量级信息:
问采购量:“您这类产品的月采购量大概在什么范围?是 500 件以内,还是 1000 件以上?”(小客户多在 500 件内,中大型客户常超 2000 件);
问供应链:“您现在有固定的供应商吗?合作的交货周期大概是多久?”(能接受 30 天以上长周期的,多为有稳定销售渠道的中大型客户)。
3. 看沟通细节:抓 “决策与需求信号”从客户言行判断其资源与能力:
看决策效率:小客户常 1-2 人快速拍板,中大型客户可能需 “内部讨论 3-5 天”,还会要求提供 “给采购总监的正式报价单”;
看需求复杂度:小客户多要 “标准款产品 + 小批量试单”,中大型客户会提 “定制包装、专属认证、分仓发货” 等复杂需求。
4. 观合作动作:从 “试错与投入” 判断通过客户合作中的实际行为验证规模:
试单态度:小客户试单常纠结 “样品费、运费”,中大型客户更关注 “样品质量、交期稳定性”,甚至愿意承担高额样品费加急打样;
付款方式:小客户多要求 “货到付款”,中大型客户可接受 “30% 预付款 + 70% 见提单付款” 等行业常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