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这次是真把火点着了。她在公开会议上说,如果台海有战,日本因为生存受到威胁,就有权行使集体自卫权。意思很直接,日本自卫队会参战。
她说的这句话,在历届日本首相的嘴里都没出现过,哪怕是安倍晋三都没这么公开宣称过。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日大使馆立刻表态,要求她解释。结果她不仅不收回,还硬称自己的说法“符合政府历来见解”。这意思很明白,她觉得这是日本政府长期的立场,不是她个人的观点。
这种态度,自然会把中日关系的紧张程度再往上推一档。日本右翼政客更是情绪高涨,还要求中国驻日领事收回对日本的批评。中日的这口气,就这么对上了。

特朗普政府那边一直没出声,显然在看戏。这种局面,美国人不着急,他们可能正等着矛盾升级。亚洲其他国家也静观其变,韩国、新加坡都没有公开反应。
就在这一团火还在烧的时候,俄罗斯突然插进来。11月10日,克宫发声。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记者说:“你们知道,任何方面都不应该质疑千岛群岛的领土归属。”这话翻译一下,就是跟高市早苗所在的日本政府说:北方四岛,你们别想了。
这是在关键时刻给日本来了一记闷棍。因为高市早苗在竞选时就拿北方四岛当政治筹码,说自己一旦上位就会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突破。可在日本民众眼里,北方四岛是所谓的“固有领土”,是国家耻辱的象征,夺不回来就是政府的失败。相比之下,台当局最多是日本的“朋友”,感情和政治重量都不是一个级别。

俄罗斯这一出,就像在现场突然倒了一桶冷水。它没点名台海,不跟日本在那条战线上掰扯,却用北方四岛直接戳日本的痛点。对付日本军国主义,俄方确实有经验。日本军国主义当年在亚洲闹腾,俄罗斯没少吃亏,这账他们记得清清楚楚。
对中国来说,这波俄罗斯的动作可以说是精准助攻。它没直接卷进台海的争论,却帮我们牵了日本的另一条神经,让高市早苗无法全力在台海问题上作妖。压力分散,日本的政治资源就得打折。
这情形,很像两组人吵架,结果第三个朋友冲过来,抓住对方的衣领说另一个旧账,瞬间让对方分心。
这时候,中国和俄罗斯在立场上的契合点就很清晰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是整个亚洲的安全威胁。俄罗斯懂得在舆论和领土问题上打击它,我们在台海问题上需要稳住局面,这种配合就很有操作空间。

浇灭军国主义的苗头,不只是中俄的事。如果周边一些国家愿意共同发声甚至做出行动,比如在日本海相关水域搞一场多国军演,那对日本右翼来说就是心头一震。
从时间节点上看,佩斯科夫的发声会让高市早苗非常尴尬。她说“日本出兵台海”时试图展示一种强硬形象,现在却被另一件同样重要的领土争端绑住了手脚。她越是拿北方四岛做政治资本,俄罗斯就越能用它来牵制日本在其他方向的动作。
美国人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让中日关系更紧张。他们不需要直接插话,只要事态发展到一定程度,中日之间的互信就会受损,而美国就可以在安全和经济议题上继续拉拢日本。

这种多方博弈的格局,不是一次讲话那么简单能解决的。高市早苗选择了挑衅中国大陆的底线,她可能以为这是日本在对美表忠心。但现实是,她同时也在给俄罗斯提供打击日本的理由。
所以,你看这连锁反应。她的一句台海强硬表态引来中方反对,右翼情绪被点燃,美国冷眼旁观,亚洲邻国静站边上,俄罗斯却找准时机敲打北方四岛。局面就变成了她手里同时握着两个发烫的铁球,一个是台海,一个是北方四岛。
在日本的政治环境里,北方四岛问题的舆论压力是长期的,会持续消耗政府的信用和空间。这个时候再想在台海具体问题上采取高风险行动,代价就更大了。
所以这一回合的最大变化,是日本在挑衅中国的同时,突然被俄罗斯抓回另一条战线。这一下子,多出来的麻烦可不是嘴硬能摆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