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万千向往,治理,则是让这份向往落地生根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西园街道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初心,以“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为笔,以精细化治理为墨,在城市肌理间精雕细琢,推动城市从“环境整治”向“品质跃升”跨越,从“功能完善”向“幸福共享”升级,在新时代城市治理的答卷上,写下了温暖而厚重的民生答案。
全域攻坚,刷新城市“净”底色
环境之净,是民生之基,更是城市品质的直观体现。西园街道将环境治理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先手棋”,向各类顽疾发起全域攻坚,让清爽洁净成为城市最本真的底色。

构建“机械清扫+人工补位”和“智能监控+动态巡查”的立体化环卫体系,实现生活垃圾从收集到处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让街巷角落始终保持整洁有序;针对南北大道与康强一路交叉口北侧等重点区域,同步实施积存垃圾“清零”与生态覆绿工程,昔日的环境痛点变身绿意盎然的街角公园;在缤纷年华、青年公寓等20个小区设置大件垃圾投放点,破解“弃物难”问题,让居民楼院更显清爽。
漫步双拥广场、沱江河沿岸等20个公共空间,4430平方米特色步道串联起惬意时光;安泰七路、安远五路等4.5公里路段完成综合治理,破损路面修复一新,成为居民休闲漫步的好去处;“人工巡查+AI监测”的双轮驱动,让排水乱象及起市容秩序问题无处遁形;大气污染治理组合拳精准发力,让油烟、噪声问题被妥善解决,快速回应群众急难愁盼,让“推窗见绿、出门见净”成为西园居民的日常。

精准施策,筑牢秩序“优”根基
城市秩序的“优”,是群众获得感的“温度计”,更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西园街道以绣花功夫破解管理难题,让井然有序成为城市运行的常态。

针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民生痛点,建立“动态巡查+集中整治”长效机制,每月开展专项行动,清运并规范违规停放车辆,对重点区域实施“半小时极速处置”;在华为总部和地铁6号线檬梓站B口持续规划释放停放区、增设醒目指示牌和宣传码,同步清理车身广告,让“便捷停车”从愿景真正落地为实景。
市政设施的“小修补”连着民生“大幸福”:破损道路被修复平整,病害井盖亦焕然一新,居民出行更添安心;以“柔性劝导+依法管控”的治理智慧,各类占道经营在温情沟通中得到规范,少数违规行被依法处置,既守住了城市秩序的底线,也留足了民生温度,织就了一张疏密有度的城市治理网络。

民生为本,点亮生活“亮”新篇
城市的“亮”,不仅是灯火璀璨的视觉盛宴,更是民生服务的温暖延伸。西园街道以“亮”破题,让品质生活照进每个角落。

“有路无灯、有灯不亮”已成历史,西源大道、天盛路等城市主干道完成景观提升与弱电智能化升级,12.5万平方米用地和32万平方米建筑焕发新颜,城市“颜值”与“智慧指数”同步攀升;“拆违促安全”攻坚行动雷霆推进,3万平方米违规搭建拆除殆尽,广告招牌规范有序,建筑立面“牛皮癣”被彻底清除,檬柏路的“门前五包”与招牌示范街,更成了城市治理的亮眼名片,筑牢了安全发展的坚实底线。
7处“活力驿站”在社区落地,健身器械与绿道空间相映成趣;修缮一新的文化体育馆里,歌声与欢笑交织;养老托育、医疗教育资源持续优化,“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从蓝图变为实景,老人在家门口享照料,孩子就近入学堂;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全链条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民生“关键小事”件件办实,化作群众嘴角扬起的幸福弧度。

匠心雕琢,绘就风貌“美”画卷
城市之“美”,是生态底色与人文亮色的交融,是发展质量与生活品质的共鸣。西园街道以匠心雕琢空间,让宜居画卷在街巷间徐徐铺展。

康强三路与安泰六路交叉口等多个“美丽街角”惊艳亮相,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成为市民共享的“生态氧吧”;“两廊、四带、六轴、多点”的公共空间规划落地生根,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绿化提质步道建设等系列工程同步实施,“檬柏路水岸特色街巷”集休闲、健身、观光于一体,流水潺潺与绿意葱茏交相辉映,勾勒出灵动的城市生态画卷。

西源大道、西区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的升级改造融入科技智慧,一体化智能照明系统让夜景既显节日氛围,又合日常所需。城市雕塑、互动装置与便民设施巧妙融合,科技感与人文味交相辉映,彰显着西园独特的城市气质。暮色四合时,华灯初上,璀璨光影勾勒出灵动天际线,一幅生态宜居、人文交融的画卷在眼前铺展。

“现在的西园到处都是景色,漂亮得很,我每天都要带孙子转一圈!”居民刘大妈的笑容,是这场城市蝶变最生动的见证。展望未来,西园街道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深化“净优亮美”实践,让城市治理更有精度、发展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续写更多美好生活的西园篇章,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