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小鹏X9超级增程:当技术偏执狂开始"整顿"增程市场

试驾过数十台新能源车后,我以为自己对参数脱敏了——直到小鹏X9超级增程甩出452km纯电续航和1602km综合续航。这不

试驾过数十台新能源车后,我以为自己对参数脱敏了——直到小鹏X9超级增程甩出452km纯电续航和1602km综合续航。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一封写给增程技术的情书,字里行间写着"耐心"与"野心"。

2025年11月6日的广州,何小鹏说物理AI将改变出行。但更直接的改变,是这辆35万起售的大七座SUV,用63.3kWh电池+60L油箱的"黄金组合",把增程车从"过渡方案"抬到了"终局答案"的高度。行业还在争论增程是不是"脱裤子放屁"时,小鹏已经用5C超充+800V平台+第三代1.5T发动机的闭环,把这套系统的效率榨到了极限。

真正值得细品的,是他们对"续航"的重新定义。当竞品还在用"堆电池"这种暴力美学时,X9的16.5kWh/100km综合电耗、6.4L/100km亏电油耗,暴露了一种技术洁癖——续航不是油箱和电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每一度电、每一滴油都要物尽其用的系统工程。就像厨房里的大厨,同样的食材,出餐品质天差地别。

这种偏执体现在每个细节。行业首创的800V混合碳化硅同轴电驱,让亏电状态下150km/h巡航不再是笑话;全栈高集成高压油冷发电机,配合ENC主动降噪,把增程器介入噪音压到0.5dB以下——这是什么概念?比图书馆翻书声还安静。小鹏的工程师显然憋着一口气:增程车凭什么就得在静谧性上向纯电车低头?

空间魔法更是教科书级别。9合1超集成后桥把95.8%的空间利用率写在明面上,排气、油箱、后轮转向、空气悬架、三排电动折叠座椅全部塞进去,还能保留纯平地板。这背后是无数次"毫米级"的取舍,是对传统汽车工程范式的颠覆。当德系车企还在炫耀模块化平台时,小鹏用集成度告诉他们:未来的竞争维度,在"立方厘米"里。

但最狠的是定价策略。35万的Max版直接给到一颗图灵芯片(750TOPS),37万的Ultra版更是堆上三颗。配合99元抵5000元、0元选装轮毂和座舱套装,小鹏在预售阶段就把性价比做成了护城河。这不是价格战,是技术降维——用纯电时代的智能化积累,对还在吃老本的增程市场降维打击。

当然,质疑声不会缺席:63.3kWh电池成本如何控制?60L油箱是不是太小?但这些问题忽略了关键——小鹏赌的是"精准"而非"堆料"。在2000万公里、跨越20国的极限验证背后,是一套自适应能量管理算法,能根据海拔、温度、驾驶习惯动态调整油电比例。这种软件定义硬件的思路,才是新势力的真正护城河。

当X9从广州开到上海不需要补能,当北欧的冰雪和吐鲁番的沙漠都被写进测试用例,所谓的"全球车型"才真正有了底气。

可以肯定的是,小鹏X9超级增程的发布,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一次技术路线的宣言:增程的终点,是无限接近纯电的体验,却拥有彻底摆脱焦虑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452km纯电续航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