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态
1.产品发布与技术突破
现阶段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进入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关键期,本土企业全面发力,产业链协同增强,成为全球产业发展重要力量,为智能制造与服务业升级提供支撑。
产品与技术领域核心突破集中。智元GO-1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开源,全球首个ViLLA架构模型,适配多类机器人本体;Cyan青心意创发布“情绪步态”大模型,构建全球首个情绪拟人步态数据库;泉智博一体化关节峰值扭矩密度210Nm/kg,灵明光子dToF方案、帕西尼ITPU触觉处理单元,提升机器人感知能力。
企业商业化与战略合作加速。优必选获2.5亿元订单,年内预计交付超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达成千台级订单,深圳慧智物联与智平方近5亿元合作部署千台机器人;京东、阿里云等资本布局,宇树科技拟四季度IPO,优艾智合递港交所招股书,乐聚机器人股改。
行业平台建设深化。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京启用,年均产超600万条数据,联动多地形成数据中枢;数字贸易博览会、工博会上,企业展示技术并签约合作;一星机器人与复旦建实验室,湖北、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及华侨城文旅联合实验室,推动产学研协同。
表1:9月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品一览


2.企业商业化进展与战略合作
◆9月2日,星尘智能与上海仙工智能达成千台级AI机器人订单合作,未来两年分阶段部署于工业、制造等多场景,双方还将联合研发相关产品并探索前沿技术;星尘智能是业内首个实现绳驱AI机器人量产的企业,仙工智能2023—2024年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连续第一。
◆9月3日,优必选获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主力产品为WalkerS2,今年内启动交付;剔除天工行者,Walker系列已获近4亿元合同,截至7月天工行者在手订单百台,预计今年交付工业人形机器人超500台,全年产能达1000台。
◆9月3日,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新增为江苏华智天成科技(原江苏华芯智联)股东,该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176.47万元且控股方为华天科技母公司;同时,智元关联公司新增为上海瓴智新创创投股东,其出资额增至5500万元;此前智元启动“智元A计划”,拟三年内孵化超50个项目打造千亿级具身智能产业链生态。
◆9月4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公示,智元机器人成为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机器人采购及安装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3101.61万元;该创新中心6月成立,是全国面积最大、场景最丰富的人形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
◆9月5日,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提出未来10年新薪酬方案,无工资奖金,若达标可获1万亿美元薪酬,目标包括市值达8.6万亿美元、交付2000万辆汽车、100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及100万台人形机器人;马斯克曾称今年底推出Optimus第3版原型机,2026年批量生产,五年内年产100万台。
◆9月9日,RoboScience(北京机科未来)工商变更,新增京东云计算关联公司为股东,注册资本增至202.18万元;7月30日RoboScience获京东领投的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其2024年12月成立,2025年3月运营,聚焦多领域机器人应用。
9月9日,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联合其他股东成立福建省具福科技,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AI软件开发及相关平台系统建设等。
◆9月11日,深圳慧智物联(惠科股份全资子公司)与智平方达成约5亿元战略合作,未来三年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超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覆盖多流程,首推PCB操作示范场景,还将应用于OLED真空贴合等场景。
9月11日,蚂蚁集团旗下灵波科技(蚂蚁全资控股,2024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首款人形机器人R1亮相,可自动识别食材厨具,完成炒菜等全流程自动化操作。
◆9月13日,巨星传奇与宇树科技合作的“巨星狗”在上海旅游节开幕式花车巡游首秀,兼具陪伴与社交属性,外形亲和;7月31日双方已签订协议,拟合作开发消费级IP属性四足机器狗或机器人。
◆9月13日,华侨城文旅科技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约合作,将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攻克文旅场景机器人关键技术、推动机器人在文旅场景落地、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还为“具身智能交互机器人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
◆9月15日,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工商变更,新增京东科技为股东,注册资本增至约1171.5万元,其股东还包括比亚迪、北汽集团关联方等;8月初京东领投其新一轮A轮融资,4个月内累计融资10亿元,帕西尼已推出多款机器人及相关技术,客户覆盖多领域。
◆9月17日,特斯联与优必选达成战略合作,围绕“空间智能+具身智能”合作,共享技术,打造多模态训练范式,推动智能体机器人落地,特斯联空间大模型可支持机器人训练,优必选机器人交互数据反哺模型优化。
◆9月18日,Figure与Brookfield(管理超1万亿美元资产、10万套住宅物业)达成合作,Brookfield协助Figure构建人形机器人预训练数据集、支持VLA模型Helix搭建,推动机器人部署,还参与FigureC轮融资,双方已启动数据采集并探索基础设施合作。
◆9月18日,马斯克否认Optimus获PharmAGRI1万台订单;特斯拉正试点生产Optimus2.5,Optimus3设计基本定型,预计今年底发布原型机,马斯克称Optimus3将具备人类精细操作能力,且自己投入人形机器人的精力超其他项目。
9月25日,露笑科技控股子公司宁波君屋与上海开普勒机器人、国内头部跨境电商签合作协议,拟推出家庭具身AI服务机器人,采购开普勒相关模型及硬件模块,力争2026—2028年欧美市场累计销售超100万台。
◆9月25日,浙江仙通拟4000万元增资浩海星空,持股10%,后将与浩海星空设立控股合资公司(暂定名台州浩海仙通机器人),开展机器人业务;浩海星空专注行业级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浙江仙通是汽车密封条龙头。
◆9月28日,优理奇机器人完成两轮近亿元天使++及+++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涌铧投资、中新资本等,老股东赛纳资本追投;资金用于量产交付、技术研发等,其2024年4月成立,拥有Unitouch视触觉大模型,核心产品为轮式双臂Wanda、双足Martian人形机器人,主攻ToC场景,已量产交付。
3.行业展会与项目发布
表2:9月智能机器人产业会议活动一览

政策动态

◆9月1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发布的《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关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底。该细则明确对四大类重点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最高可获5000万元奖补,重点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优质企业培育、工业智能化应用标杆打造以及开源生态发展。
◆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可控核聚变智能控制列为“AI+核电”典型场景,并提出开展核工业特种运维机器人技术攻关。政策规划了两个阶段发展目标,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推动5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核电等行业深度应用,挖掘10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的重点示范项目,探索100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9月16日,《广东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玩具产业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印发,提出打造AI玩具新产品新场景新模式。
◆9月29日,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在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尽快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突破发展智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组织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编制机器人等应用推广目录,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在多个领域规模化应用。
◆9月30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发布通知,组织2025年度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资金项目申报,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培育、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训练中心建设。
融资动态

1.通用人形具身智能机器人
◆9月1日,智平方完成深创投领投的A系列融资,深创投单投超亿元,华熙生物等产业资本及老股东参与。半年累计7轮数亿级融资,资金用于GOVLA大模型、AlphaBot机器人迭代及产线、市场拓展。
◆9月2日,松延动力获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数千万元追加投资,系今年3月首轮后再加码。累计6轮融资,8月完成数亿元A++轮,此次资金用于研发、产品迭代,巩固人形机器人本体及仿生人脸领域优势。
◆9月8日,自变量获近10亿元A+轮融资,阿里云、国科投资领投,美团战略加注。2023年底成立,坚持“端到端统一大模型”路线,推出WALL-A系列VLA操作大模型,资金用于技术与业务推进。
◆9月10日,灵足时代完成Pre-A及Pre-A+两轮数千万元融资,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弘晖基金等参与。2023年11月成立,专注关节模组,产品覆盖1.5N・m—120N・m区间,资金用于产线、产能及新产品开发。
◆9月10日,星源智机器人成立仅1个多月(8月1日成立),获2亿元天使轮融资,中科创星、高瓴等投资。自主研发跨本体通用大脑及2070Tops端侧计算平台,解决场景泛化难题,摆脱云端依赖。
◆9月11日,光轮智能获A轮融资,东方富海、三七互娱投资。2023年1月成立,专注AI合成数据,解决AI落地数据痛点,创始人谢晨为国际仿真专家,团队背景雄厚。
◆9月15日,艨码科技完成种子+轮融资,拓新界资本独家投资。2023年成立,具备机器人全链条设计能力,覆盖硬件、软件及核心算法,资金用于技术攻坚、研发测试、国际化及场景落地。
◆9月16日,Figure完成超10亿美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390亿美元,ParkwayVentureCapital领投,英伟达等跟投。已发布Figure01、02,03设计完成预计年内生产,资金用于AI平台、制造体系及GPU基础设施建设。
◆9月16日,DynaRobotics获1.2亿美元A轮融资,Robostrategy等领投,英伟达、亚马逊等跟投,估值破6亿美元。2024年成立,总部硅谷、上海设研发中心,理念贴合物理AI,当前聚焦固定式机械臂应用。
◆9月17日,一星机器人获数亿元种子轮融资,BV百度风投、同创伟业等参与。8月底与复旦共建实验室,发布“星轮1号”轮式双臂机器人,推进量产工程化,资金支持技术与产业落地。
◆9月23日,诺亦腾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阿尔法公社、经纬创投投资。核心团队来自腾讯、字节等大厂,业务涵盖机器人研发与销售,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9月23日,泉智博完成A轮及Pre-A+轮连续两轮过亿元融资,光速光合等领投。2023年成立,专注机器人一体化关节,产品覆盖多场景,峰值扭矩密度达210Nm/kg,资金用于人才、研发及生产升级。
◆9月23日,Tetheria.ai获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经纬创投领投。2025年初成立,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核心成员创立,首款类人手五指灵巧手研发完成,主攻美国市场,资金用于团队扩充与产品研发。
◆9月26日,珞博智能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红杉中国领投。2024年成立,团队来自字节、泡泡玛特等,产品“Fuzozo芙崽”基于多模态情感模型,资金用于AI能力强化与品牌建设。
◆9月28日,乐享科技获2亿元天使++轮融资,钟鼎资本领投,9个月内三轮融资累计近5亿元。总部苏州,专注消费级具身智能,推进Z-Bot、W-Bot研发,资金用于核心零部件及技术迭代。
◆9月28日,优理奇完成两轮近亿元天使++及+++轮融资,涌铧投资等参与。2024年4月成立,有Unitouch视触觉大模型,产品Wanda、Martian主攻ToC场景,已量产交付,资金用于量产、研发及海外拓展。
2.专业应用机器人及其他
◆9月4日,强脑科技获道氏技术旗下香港佳纳2.13亿元人民币Pre-B轮投资,正以超13亿美元估值洽谈IPO前融资,2015年成立,聚焦仿生肢体与脑机接口,是该领域独角兽。
◆9月4日,傲意科技与国华智能战略合作,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启动万台关节灵巧手臂量产计划,傲意科技为灵巧手领军企业,国华智能专注精密传动部件。
◆9月8日,萌友智能获数千万元A1轮融资,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2022年成立,2024年12月首代机器萌宠“kamomo”海外众筹40万美元,入选年度最佳AI消费硬件。
◆9月13日,灵明光子完成C3轮融资,获浙江省国资平台近亿元投资。2018年成立,提供dToF传感方案,产品应用于车载、机器人等多领域,2025年车载芯片出货量领跑,消费级机器人方案突破。
◆9月14日,如身机器人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英诺天使基金领投。2023年成立,核心产品“齐家Q1”为老人智能照护机器人,已迭代三轮,预计2026年量产,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
◆9月22日,智元机器人获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CR认证,依据多份团体标准认证,其AgiBotWorld数据集覆盖基础到复杂任务,成行业标准化范本。
◆9月26日,优艾智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通过18C章程上市,中金保荐。2017年成立,提供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80.9%,募资用于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及市场拓展。
◆9月28日,手智创新获新一轮融资,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等投资。2024年7月成立,专注智能机器人研发,资金用于上游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下游场景探索。

2025年9月,机器人产业加速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落地,呈现“技术攻坚、资本聚焦、场景深化”的核心特征。
高校与科研院所成为创新源头,星源智机器人源自北京智源研究院孵化,珞博智能等汇聚顶尖高校技术力量,延续“实验室成果产业化”路径。技术突破贯穿全链条,决策层自变量“端到端统一大模型”、星源智跨本体通用大脑实现感知决策一体化;硬件层泉智博关节模组峰值扭矩密度达210Nm/kg,国华智能启动万台灵巧手臂量产,推动核心部件国产化。资本端产业与政策双轮驱动,阿里云、美团等战略加注,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持续加码;智元机器人获首张数据集CR认证,行业标准化进程提速。场景落地“多点开花”,优理奇机器人量产交付商业场景,如身机器人深耕康养照护,灵明光子传感技术赋能多领域终端。技术、资本与场景的深度协同,加速产业竞争格局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