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43年,新四军精英战士沈保民,正在护送首长转移,不料误进伪军的巢穴。沈保民让

1943年,新四军精英战士沈保民,正在护送首长转移,不料误进伪军的巢穴。沈保民让首长先行撤退,他一人单挑一队伪军,不但击毙多名敌人,还能惊险突出伪军的包围圈。 说起抗日那会儿,新四军里头有不少硬骨头战士,沈保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1943年1月,他刚从抗大总分校上干队毕业没多久,就被上级点名护送华中局党校负责人彭康回华中局。那时候,苏中地区日伪势力盘根错节,敌占区到处是封锁线,任务说紧急就紧急,稍不留神就得栽进去。沈保民这人,枪法准得像开了挂,胆子也大,脑子活,上级派他干这活儿,正是冲着他这些本事。队伍一共七个人,包括彭康、秘书、警卫员和两个侦察员,全都换上长袍马褂,装成出门做小生意的商人,腰里头还藏着两颗手榴弹和短枪。出发那天是大年初三,路上得过邵伯湖,那地方日军汽艇巡逻严实,机枪一响就得命悬一线。 他们一行人加速赶路,下午三点多钟到了湖边,只能冒险坐船过水。日军汽艇在湖里头晃荡,挂着太阳旗,随时可能上来检查。沈保民让大家躲船舱里,他自己帮船工摇橹,眼睛一刻不离水面。汽艇几次从旁边擦过,他远远打招呼,敌人瞅一眼没动静就走了。总算有惊无险上岸,天快黑了,队伍继续往西走,进了龙湾村附近商量歇脚。村口有个大院子,看起来挺普通,沈保民不放心,先自己进去探探路。结果刚进门,就被两个伪军用枪顶住后腰。那俩家伙是伪军便衣队的哨兵,本来在门口闲着,沈保民一露头,他们就扑上来了。 这下子麻烦大了,整个院子是伪军的中队窝点,里面三四十号人,全是投靠日军的国民党旧部改编的伪军。这些伪军平时靠烧杀抢掠过日子,专干些帮日军站岗放哨、搜刮老百姓的勾当。沈保民反应快,举手装投降,趁伪军放松警惕,一把夺过旁边那家伙的枪,扣扳机撂倒一个。另一个想跑,他追上去又是一枪干掉。枪声一响,院里头乱套了,伪军们从赌桌边抓起武器冲出来,子弹乱飞。后面的侦察员听到动静赶上来支援,沈保民当机立断,让他们护着彭康赶紧往东撤,自己留下来断后。彭康他们架着警卫员,借着夜色钻进村外小路,很快就甩开了。 伪军队长一看就一个人,指挥手下从东、西、北三面围上来,喊着要抓活的。这些伪军仗着人多,平时欺负老百姓惯了,但真碰上硬茬子就露馅儿。沈保民先甩出一颗手榴弹,炸得前头几个倒地,敌人退回去不敢露头。他又扔第二颗,伪军队长气急败坏,下令不准退,否则枪毙。四十多人又扑上来,沈保民子弹有限,就二十来发,但每一枪都打在要害,撂倒好几个。伪军队长一看不对劲,喊这是神枪手,大家小心点。沈保民边打边退,故意往南湖边拉,远离彭康撤退方向。子弹打光了,驳壳枪还卡壳,他用匕首想挑弹壳,枪膛热得烫手,怎么也弄不出来。伪军包围圈越缩越小,他一看身后是湖,干脆翻身跳进去,潜水游走。 湖水冰冷刺骨,棉袄湿了重得像石头,沈保民憋气游了半小时,顶破薄冰换口气,又继续潜。伪军在岸上乱射,找不到人影,就逼当地村民帮忙抓“土匪”。沈保民好不容易爬上南岸,全身冻僵,几个村民拿着锄头围过来。他报了新四军身份,一个老大爷认出他不是坏人,赶紧带人把伪军引到东南扬州那边去。伪军上当,枪声渐渐远了。沈保民脱了湿衣服,跑了十多里路,摸到秘密交通站。同志们给他烤火、热饭,他缓过来劲儿,第二天一早追上大队。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够呛,但沈保民愣是扛下来了。整个过程就两个多小时,他一个人顶住一个伪军中队,击毙十来个,炸伤更多,硬是让彭康他们安全脱身。伪军那些家伙,平时狐假虎威,帮日军维持治安,抢老百姓粮食布匹,这次碰上沈保民,算是踢到铁板。话说回来,抗战那年头,伪军数量可不少,据历史资料,整个战争期间投敌的国民党军队有五十万上下,1943年那年叛逃将军就四十二个。这些人不少是国民党旧部,蒋介石消极抗战,敌后游击队投降日军成常态,用来对付共产党军队。日军也乐得用他们守据点、堵交通线,省得自己动手。 沈保民这仗打得漂亮,不光是枪法准,更在于他懂怎么用地形、怎么拖时间。护送任务继续,他追上彭康后,没多耽搁,直接接过开路活儿。队伍绕过几个伪军哨卡,又过浅溪小河,总算把人送到华中局。彭康安全到岗,沈保民也没歇着,回去就复盘整个过程,分区里头拿出来当典型教导战士。分区会议上,他用树枝在地上画包围圈,讲怎么借坟包树丛打掩护,怎么甩手榴弹炸乱阵脚。那些经验,直接用在后头的反“清乡”斗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