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太惨了!! 还有2个多月就要过年了,老公问我过年要花的钱存好了吗? 我说没有

太惨了!! 还有2个多月就要过年了,老公问我过年要花的钱存好了吗? 我说没有,现在每个月的收入都还不够开销呢,挣得还不够花,还用了不少以前的存款,有点“坐吃山空”的感觉。 细算了一下,今年过年省一点,双方父母各给800元红包,合计就3200元。外甥外甥女侄子侄女,每人100元红包,合计600元。买回娘家的礼品和去舅舅家的礼品1500元,在其他开支预留1000元,大概一共需要6300元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这6300元,我们俩得勒紧裤腰带两个月才能凑齐。我和老公都是普通上班族,他月薪6500,我5500,加起来刚够1万2,可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就压得人喘不过气。房贷3000,车贷2000,孩子幼儿园学费2500,水电燃气网费加起来500,再加上买菜做饭、偶尔买些日用品,一个月下来基本月月光,连件新衣服都不敢随便买。 以前总觉得“坐吃山空”是老一辈的口头禅,没想到现在轮到自己身上。结婚前存的8万块应急钱,这两年因为孩子生病、老家装修,已经花得只剩不到2万,现在连过年的开销都要从里面挪,想想就焦虑得睡不着觉。上周去超市,孩子指着货架上的奥特曼玩具哭闹着想要,我硬是狠心拉走了他,回头偷偷抹眼泪——不是舍不得那几十块,是真的不敢乱花钱,怕万一有个突发情况,连应急的钱都没有。 身边不少朋友和我们一样,都在为过年的开销发愁。闺蜜丽丽在私企做行政,今年公司效益不好,工资降了1000,她过年光给双方父母的红包就要准备6000,再加上礼品和亲戚家孩子的红包,总开支得1万多。为了凑钱,她下班后排练广场舞,周末去商场发传单,每天累得倒头就睡,嘴里还念叨着“过年就是过劫”。 有人说我们太抠门,过年就该大方点,可谁不想风风光光过年?只是成年人的底气,大多是钱给的。我和老公早就不买新衣服了,我的羽绒服还是三年前的,他的皮鞋鞋尖都磨破了还在穿;孩子的兴趣班也从两个减到一个,就怕多花一分冤枉钱。双方父母知道我们不容易,总说“红包不用给,人回来就行”,可真要是空着手回去,心里又过意不去——养我们这么大,一年到头就盼着过年团聚,连点心意都拿不出来,实在说不过去。 最让人无奈的是,过年的开销根本省无可省。亲戚家的孩子,你不给红包,人家会说你不懂事;给父母的礼品太寒酸,又怕邻居笑话他们“白养了儿女”。我们不是不想孝顺,也不是不想体面,只是现实不允许——每个月挣的钱就那么多,要顾着房贷车贷,要养孩子,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能挤出6300块过年,已经是极限了。 难道过年的诚意,非要用红包大小、礼品贵贱来衡量吗?我记得小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不是拿红包,是跟着父母去串亲戚,吃着奶奶做的红烧肉,和表哥表姐在院子里疯跑。那时候父母给爷爷奶奶的红包才50块,礼品也就是两斤水果、一瓶酒,可一家人笑得比谁都开心。 现在的过年,好像变了味。大家比着谁的红包给得多,比着谁的礼品更贵重,却忘了过年的本质是团圆。我们花光积蓄凑出来的过年钱,看似体面,背后却是一整年的省吃俭用,是不敢生病、不敢失业的焦虑。这样的“年味”,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其实对父母来说,儿女平安回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比什么都重要;对孩子来说,有父母的陪伴,有小伙伴一起玩,比红包里的钱更珍贵。过年的意义,从来不是花钱多少,而是心意到了、人团圆了。 希望我们都能卸下“过年必须大方”的包袱,不用为了面子硬撑,不用为了开销焦虑。少一点攀比,多一点真诚,让过年回归本来的样子——温暖、热闹,充满人情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