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刘萧旭今天又被骂惨了 ​ 不是因为他昨晚冷落郭宇欣 ​ 问题出在他的获奖感言上

刘萧旭今天又被骂惨了 ​ 不是因为他昨晚冷落郭宇欣 ​ 问题出在他的获奖感言上 ​ 这话听着就替他捏把汗。领奖本是高光时刻,结果一句话成了众矢之的。 ​ 看看现场都是什么人。台下坐着刘天池、朱时茂、唐国强这些长剧领域的前辈,他们是看着中国电视剧一步步走过来的。台上还站着郭宇欣,人家正拍着长剧呢。在这个场合,两次强调“短剧演员”的身份,确实显得有点突兀。 ​ 不是说短剧不好。这两年短剧火得一塌糊涂,几分钟一集,节奏快,爽点密,确实抓住了很多观众的碎片时间。刘萧旭靠《芬德拉》、《暗潮涌动》这些短剧出圈,证明了他的实力和短剧的市场价值。他为自己的赛道自豪,这心情能理解。 ​ 但问题就出在“划清界限”的感觉上。艺术形式有长短,但表演的初心不该有高低。长剧像一部长篇小说,讲究铺垫和人物弧光;短剧像一篇微型小说,追求瞬间的爆发力。各有各的难处,也各有各的魅力。刻意区分,反而显得小家子气了。 ​ 想想那些真正受人尊敬的前辈。唐国强老师当年演诸葛亮,那是长篇巨制;他后来也在各种短片、单元剧里贡献过精彩表演。好演员是水,放在什么容器里就像什么形状,关键是把戏演好。 ​ 这事也给所有公众人物提了个醒。站在聚光灯下,说话真得过过脑子。不是要你圆滑,而是要懂得尊重。感谢短剧平台的同时,完全可以顺带表达对长剧前辈的敬意。一句“感谢所有剧集形式的创作者,我们都在为观众奉献好故事”,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 ​ 说到底,观众心里有杆秤。不会因为你演的是短剧还是长剧就轻易否定你,关键看你有没有诚意,有没有本事。把角色演活了,比什么标签都管用。 ​ 希望刘萧旭能从中吸取教训。演员的路很长,作品才是最好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