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看了卢伟冰的访谈,让我对小米手机业务的信心更足了一些。卢伟冰讲小米11失败的本质

看了卢伟冰的访谈,让我对小米手机业务的信心更足了一些。卢伟冰讲小米11失败的本质原因是能力不太够。这个和我的看法不谋而合。 小米11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做的薄又遇到了骁龙888,本质原因是自己能力不太够。 当年华为受到制裁后,国内迫切需要一个国产高端品牌崛起代替华为与苹果竞争,小米11在这个背景下发布并被寄予厚望。 开局很好,初期就热销100万台,小米11u更是历次ultra销量的顶峰,是唯一销量超过100万台的ultra型号。但随后就出现发热和烧wifi芯片的大规模质量问题,这个事情困扰了小米很多年,随后小米用大规模免费换机和质保才勉强稳住。 很多人仅仅把这个问题的原因归结于骁龙888芯片,这个只是表面原因。 深层原因是1.没有自己的芯片。2.芯片没有调教好。3.样机阶段就应该发现的问题最终被大规模生产,表面手机前期论证存在漏洞,有问题没发现或者发现后反馈机制不畅通。4.舆论危机发生后应对不当,央视介入后才开始大规模整改。5.营销能力相对较弱,不能与其超高流量匹配。 更深层的原因是当时综合实力不够,无法匹配其行业地位。 当时小米的实力,只有2~3成能成功。 如果换成现在的小米来打当年这个局,也只有5~6成的成功率。 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的总裁和小米手机业务的负责人,能将小米11失败原因归结为小米自身实际不够,这一点让我对他的信心和对小米手机的信心更高了一些。 手机行业是目前竞争最激烈的硬件行业,对资金需求、技术积累、供应链管理、品牌维护、渠道建设、市场营销都有非常高的需求。哪一个环节拖了后腿都会导致失败。 小米自实行高端化品牌以来,其数字系列手机从小米10到小米17,7年3次提价,销量也在稳步向前。 其实不止是小米,其他国产手机也是如此。高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稳扎稳打,一点一点向前。 小米最早执行,走的最坚定,目前走的最好。 VIVO仅次于小米,走的也非常坚定,旗舰X系列销量仅次于小米。 OPPO开始不坚定,后来才开始醒悟,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比小米和VIVO差。 荣耀也在坚持,但高端机客户和华为重合度太高导致占有量最低。 很多人会因为几家高端占比只有个位数而质疑其没有意义,却忽略了高端化建设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平时有深刻的积累才能在机会来临时紧紧抓住,避免小米11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