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鉴于目前日本肆意挑衅中国红线的“中日关系”,但凡是打着什么“中日学校、中日医院、

鉴于目前日本肆意挑衅中国红线的“中日关系”,但凡是打着什么“中日学校、中日医院、中日铁路、中日道路、中日旅游街、中日慈善机构”等等涉及“中日”两个字的任何组织、任何机构、任何团体,都应该积极顺应国家号召、国民民意。要立即更名,立即纠正,不能再让所谓的“中日友好”虚伪绑架中国人。 眼下日本那边小动作不断,真是把“友好”这面招牌当成了糊弄人的摆设。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把台湾问题说成是日本的“存亡危机”,甚至还扬言要行使什么“集体自卫权”。这手伸得也太长了,完全是在干涉中国内政,把《中日联合声明》里白纸黑字承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当成了废纸。 不光是在台湾问题上挑衅,钓鱼岛那边日本也没闲着,中国海警在自己领海正常巡航,他们反倒恶人先告状,又是抗议又是联合军演,搞得东海乌烟瘴气。 在这种背景下,那些还挂着“中日”招牌的机构、组织,看着就格外扎眼。比如有三十多年历史的中日友好医院,原是两国政府合作项目,承载过特定历史时期的外交意义。 但如今国际关系都变了好几个来回,公众对“中日友好”这个名字已经有了不同的理解。很多网友呼吁把它改成“北京国际医学中心”或者“和平医院”,觉得新名字更能体现专业形象,也符合现在的国家立场。这倒不是否定医院的医疗水平,而是大家开始关注机构标识是不是和当前国家立场保持一致。 当初提“中日友好”,是建立在双方都有诚意、都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础上。可现在日本一边频频挑衅中国红线,一边还让这些机构顶着“中日”名号存在,难免让人感觉别扭。老百姓看到这些名字,就容易联想到日本现在的种种恶行和历史伤痛,心里自然不舒坦。 有人可能觉得,名字不过是个符号,机构是做实事的地方。但名字也是一种态度,现在日本自己都不把“中日友好”当回事了,我们何必还抱着这个虚名不放。顺应国家维护领土主权的号召,响应国民民意,主动更名、纠正,正是这些机构表明立场、尊重国民情感的一种方式。 这倒不是说要彻底切断和日本的所有往来,而是在当前形势下,不能再被虚伪的“中日友好”口号绑架。日本现在的做法,已经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的基础。一个不承认历史、不尊重邻国的国家,确实没多少资格谈“友好”。那些带着“中日”字样的组织继续使用这个名称,可能会让人感觉是在迁就日本的无理行径,甚至可能损害国家的尊严。 总而言之,对于涉及“中日”二字的各类组织和机构,现在是时候认清现实了。日本当前的所作所为,早已偏离了当年倡导友好时的初衷。这些机构主动更名,不是小题大做,而是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情感的必要举措。 在日本肆意挑衅的当下,我们不能再被那些已经显得虚伪的“中日友好”口号束缚手脚。更名这个动作本身,就是向外界清晰表明中国人民的立场:我们绝不会容忍任何侵犯国家主权、伤害民族情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