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踏进广州车展的展馆,说熟悉,是因为BBA的展台依然占据着最耀眼的位置;说陌生,是

踏进广州车展的展馆,说熟悉,是因为BBA的展台依然占据着最耀眼的位置;说陌生,是这一次,它们的口号不再是“德系工艺”或“百年传承”,而是“更懂中国的智能体验”“中国专属系统”“鸿蒙生态”——这些词,几年前还只属于新势力。 巨幕、大模型与“中国味”的智能座舱 宝马展台中央,一整面弧形的屏幕像电影《银翼杀手》里的场景般铺开。这不是概念车,而是即将国产的BMW新世代智能座舱。工作人员演示着3D抬头显示与鸿蒙手机的无缝流转,甚至导航界面上跳出了“沈阳故宫”的卡通图标。 不远处的奔驰,屏幕上滚动着“油电同智”四个字。长轴距C级车全系标配导航辅助驾驶,纯电CLA的语音助手接入了豆包AI——一个连我爸妈都在用的国产大模型。而奥迪的A5L乾崑智驾版,干脆直接把华为的智驾系统写进了车型名称里,像一场高调的“技术联姻”。 合资车的“觉醒时刻”:从“拿来主义”到“中国主导” 过去逛车展,合资品牌的展台总带着一种“全球同步”的矜持。但今年,广汽丰田的铂智7左手鸿蒙座舱、右手Momenta智驾,东风日产天籁·鸿蒙座舱直接打出“新势力燃油车”的标语。 这种转变背后,是残酷的市场倒逼。据悉,今年1-10月豪华品牌销量下滑11%,合资品牌下滑4.8%。当电动化的先发优势被新势力抢占,智能化成了必须补课的战场。而补课的方式,是牵手华为、Momenta这些本土科技公司——它们像一群“超级外援”,用成熟的技术方案帮传统车企快速“刷经验”。 “下一代油车”的突围:智能,不分能源路线 最让我触动的是,这场智能化反攻并不只属于电动车。宝马的燃油车明年将搭载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智驾系统,奔驰强调“油电同质”,天籁在燃油车上塞进鸿蒙座舱……这打破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偏见:智能是电车的专属。 一位工程师打了个比方:“过去油车像功能机,电车像智能机。但现在,功能机也能装微信了。” 续航焦虑、补能设施、保值率——油车的传统优势依然存在,而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的加持,让它们在体验上终于能与电动车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 离开展馆时,我看到别克展台上“逍遥智行”智驾系统的演示车正在自动泊车,周围围满了举着手机的观众。这一幕让我想起三年前新势力展台的热闹场景。如今,轮到传统巨头们秀肌肉了。 但技术的平权只是开始。当大家都用类似的鸿蒙座舱、乾崑智驾,车企的差异化会是什么?或许答案藏在细节里:宝马为中国定制的卡通地图图标,奔驰针对本土路况优化的导航辅助驾驶逻辑……智能化的下半场,不再是“有没有”,而是“谁更懂”。 这场车展告诉我:当BBA开始用中文喊出“智能化”,汽车行业的竞争,才真正进入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