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86年,21岁战士从前线归来获一等功,向农村的未婚妻提分手,未婚妻闹到部队,

1986年,21岁战士从前线归来获一等功,向农村的未婚妻提分手,未婚妻闹到部队,看到战士下半身时哽咽落泪...... 1986年秋天,战士刘庄从云南老山前线归来,因英勇表现获一等功。可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给河北农村的未婚妻赵润莲写了分手信。 刘庄和赵润莲是同村长大的青梅竹马,两家隔着一条小河,小时候一起割草、放牛,长大后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1984年冬天,刘庄报名参军时,在村头的老槐树下跟赵润莲订了婚,他攥着她的手说:“等我凯旋,就娶你回家。” 赵润莲红着眼眶点头,把亲手纳的布鞋塞给他,反复叮嘱“注意安全”。那时候的刘庄,身高一米八,浓眉大眼,是村里最精神的小伙子,谁都以为他们会是最幸福的一对。 参军后,刘庄被派往云南老山前线前线的日子苦得超出想象,阵地缺水缺粮,随时要面对敌人的炮火和冷枪。 他在信里从不提危险,只说“一切都好”,偶尔会问起村里的收成,问她是不是还在跟着生产队下地。 赵润莲每次收到信,都会读给两家老人听,然后趴在煤油灯下回信,给她讲村里的新鲜事,说自己攒了多少布票,等着给他做新衣裳。 她不知道,那些平安信,很多都是刘庄在猫耳洞里借着炮火的余光写的,有时候刚写完,就听到了冲锋号。 1985年夏天,老山前线爆发激烈战斗,刘庄所在的连队负责坚守一处高地敌人的炮火密集得像雨点,阵地几次被突破,刘庄带着战友一次次反击。在一次争夺阵地的战斗中,为了掩护两名新兵撤退,他踩中了敌人埋下的地雷。 巨响过后,刘庄失去了意识,等他醒来时,已经躺在了后方医院的病床上,下半身传来钻心的疼痛。医生告诉他,双腿没能保住,这辈子只能靠轮椅生活。 那一刻,刘庄觉得天塌了。他才21岁,正是大好年华,可如今成了残疾人他想起了赵润莲,想起了村头的承诺,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他不能拖累她,她那么年轻,那么善良,值得找一个健全的人,过安稳的日子。在医院养伤的半年里,刘庄反复挣扎,最终下定决心提出分手。 他在信里写道:“润莲,前线艰苦,我已变心,不必再等,就此别过。”他故意写得冷漠,甚至没提自己受伤的事,就是怕她心软。 赵润莲收到信时,正在地里摘棉花。看着信上冰冷的字迹,她手里的棉花筐“咚”地掉在地上,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她不信刘庄会变心,那个临走前还说要娶她的人,怎么可能说变就变?村里有人劝她“算了,当兵的在外见了世面,说不定真看上别人了”,可赵润莲偏不,她了解刘庄的为人,他不是那种背信弃义的人。思来想去,她揣着家里仅有的几十块钱,瞒着家人,坐上了前往部队的火车。 火车转汽车,颠簸了三天三夜,赵润莲终于找到了刘庄所在的部队她直奔营房,站岗的战士拦住她,问她找谁她报出刘庄的名字,声音带着哭腔:“我是他未婚妻,他写分手信给我,我要见他问清楚!”战士们都知道刘庄的事,看着眼前这个风尘仆仆、满脸憔悴的姑娘,没人忍心阻拦,领着她找到了正在院子里练习轮椅的刘庄。 当赵润莲看到刘庄的那一刻,所有的质问都堵在了喉咙里。那个曾经挺拔如松的小伙子,如今坐在轮椅上,裤管空荡荡的,随风摆动刘庄看到她,眼神躲闪,慌忙想把裤管往下拽,却怎么也遮不住。 赵润莲一步步走近,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只是死死地盯着他的下半身。过了好久,她才声音颤抖地问:“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要骗我?” 刘庄低着头,声音沙哑:“润莲,我已经是个废人了,给不了你幸福,你回去吧,找个好人家嫁了。” “谁跟你说你是废人!”赵润莲突然提高了声音,眼泪流得更凶,“你是英雄,是一等功臣,我为什么要走?当初你说等你凯旋就娶我,我现在来了,就要嫁给你!”周围的战士们都红了眼眶,指导员走上前,劝赵润莲“再考虑考虑”,可她态度坚决:“我这辈子,非刘庄不嫁!” 就这样,赵润莲留在了部队附近,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刘庄的生活。她帮他擦洗、按摩,推着轮椅带他散步,耐心地教他适应新生活刘庄心里的愧疚越来越深,不止一次劝她离开,可每次都被赵润莲拒绝她说:“夫妻本就该同甘共苦,你为国家丢了双腿,我不能丢下你。” 1987年春天,在部队的见证下,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没有华丽的婚纱,没有盛大的宴席,只有战友们的祝福和两家人的泪水。 婚后的日子并不容易。刘庄因为身体原因,情绪偶尔会低落,赵润莲总是耐心安慰他,鼓励他重新振作她陪着他学习文化知识,帮他写信、读报,后来还支持他参加了部队组织的残疾人技能培训。刘庄慢慢走出了阴影,开始尝试用双手创造价值,他学会了修理小家电,后来回到村里,开了一家小小的修理铺,帮乡亲们修理收音机、电视机。 英雄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更在于他们面对困境时的责任与担当而像赵润莲这样的女性,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诠释了爱情最本真的模样。 在那个年代,有太多这样的故事,太多平凡的人,用不平凡的选择,书写了家国情怀与人间大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