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灾还是人祸?香港大埔火灾为什么用竹杆当外墙的施工材料? 香港使用竹脚手架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低廉。竹子价格比钢材便宜很多,每米只要5港元,而钢管要40港元。香港人工和仓储成本高,竹子轻便易运输,储存方便,不需要专门的防锈处理。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香港的气候环境。香港靠海,空气潮湿,金属容易生锈,维护成本高。竹子经过处理后耐潮湿性好,而且夏天暴晒后不会像金属那样烫手,对工人更友好。竹子的韧性还能抵御台风。 传统文化和行业阻力也是关键因素,竹棚搭建是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专门的行业工会和商会。有些工会和商会一直反对淘汰竹脚手架,担心影响工人生计。虽然政府想推广金属架,但遭到行业抵制。为了饭碗和个人利益,这些团体坚持抗议上诉,所以才保留了竹子脚手架,秋季风高气燥,终成大祸。 在这次火灾里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很严重。竹子和防护网都是易燃物,加上干燥大风天气,火势迅速蔓延。竹架和建筑物之间形成的空隙产生了[烟囱效应],加速火势向上蔓延。内地早在21年就禁止使用竹木脚手架,但香港管理部门还没跟进。香港管理层仅出台《竹棚架设计及搭建指引》建议阻燃措施,但未强制防火处理,24年全港85%竹棚未做防火涂层。尽管有《竹棚架设计及搭建指引》兜底,违规最高可罚1000万港元+两年监禁,但从96年嘉利大厦火灾(电梯槽竹棚助燃)到此次宏福苑惨剧,竹棚的易燃属性始终是公共安全的隐忧。 这场以生命为代价的火灾,说明了文化传承不应以生命为代价,竹棚技艺虽是文化符号,安全施工必须依赖科学的研判。这次事故说明了,香港老旧楼宇改造,施工棚架防火规范改革刻不容缓。事件追责时,还必须追究这些团体的问题。香港火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