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I浏览器的赛道,快被巨头们卷疯了。
前有隔壁谷歌,恨不得把Gemini焊死在Chrome的脸上;后有OpenAI迅速下场,搞了个GPT版浏览器Atlas,大战一触即发。
本来以为神仙打架咱就看个热闹,结果一回头,阿里夸克,带上兄弟千问,直接开闪带头冲锋,全面升级成更强大的AI浏览器。

这回,夸克在国际两大巨头之间横插一脚,国产浏览器也是坐上AI浏览器赛道的牌桌了。

可能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哥们凭啥啊?但熟悉的差友都知道,夸克背靠阿里Qwen大模型,深耕多年浏览器,这次又全面融合了近期大火、一上线就大受好评的千问AI助手,原生家庭技术力强得可怕。
至于这一桌中华料理到底有没有那味儿,差评君尝完了只能说,全面升级的夸克AI浏览器确实合口味,有底气和Chrome坐一桌了。
首先作为夸克AI浏览器的基础出装,阿里最强的Qwen,在大模型激烈的战场上就没输过。

不管是文字还是图像模型,Qwen一发点啥新东西,全球开源社区立刻上榜。
还有前阵子大伙儿都在围观的AI炒股大赛,属于是策略博弈的终极实战,比竞技场跑分复杂得多。
没想到Qwen也技高一筹险胜夺冠,实打实地秀了一把推理操作。

光有最强大脑还不够,真正让硅谷感到“千问恐慌”的,其实是基于这个底座打造的千问AI助手。
通过它,Qwen所有多模态能力都被整合在一起。高冷的技术参数,变成了人人都能上手的流畅体验。
但话说回来,夸克这次大升级,到底能不能把千问AI助手的能力完美融合进览器呢?
差评君上手盘了盘,发现。。。

实测下来,夸克这次不像是来升级浏览器的,倒像是来给各位的电脑装AI外挂的。
面对谷歌和OpenAI这两位血厚攻高的旧日霸主,夸克AI浏览器没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普攻,融合千问之后,起手就是一套系统级六连招——千问AI套件。
千问侧边栏、读屏、快捷框、划词、截屏、悬浮球,这套组合拳主打一个让你在电脑上,全局、随时随地唤起AI。咱们不需要切换应用和标签,就能随时召唤千问协作,原地把问题解决,绝不多切一个窗口。

想想我们平常用AI总结文档,得先下载保存、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上传文件、敲字,流程相当复杂。
夸克AI浏览器这波操作,其实就是把这些反人类的门槛全拆了。咱不用刻意去找AI,而是让AI像个挂件一样挂在手边,需要时候随手可得。
第一个起手式,就是召唤全能千问侧边栏,让它充当互联网省流大师,总结归纳,灵魂追问,啥都能干。
前阵子那口康熙瓜,在B站盖了5000楼也没个定论,直到热度过去差评君都没吃明白。

过去咱全靠自己爬,现在只要打开侧边栏,一句话免疫舆论误导,看穿评论区是分分钟的事儿。
除了网页内容总结吃瓜,有啥不懂的名词也可以借助侧边栏,边看边问。

当然,肯定有差友大把时间是用在看视频、水群、逛贴吧上,这时候遇到不懂的,与其切到浏览器搜,不如试试第二招千问读屏,直接让夸克AI浏览器长在系统里,你在看啥它就读啥。
不用像AI产品一样,把文件、网页链接先上传给它再提问,而是它直接理解了你屏幕在看的东西,直接就能针对性回答问题。
平时在摸鱼群里,经常开局一张图,鬼话全靠编。前阵子差评君刚看到中国科学院开了什么星际航行学院的消息,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换作以前,挨个查证挺麻烦,但现在有了这玩意儿,不得顺手来个鉴真伪?


然而几秒钟后,看着屏幕上的回答,原来中科大真开了个星际航行学院,小丑竟是我自己啊。。。
不过,读屏还不够,夸克还留了一手精准的千问截屏技能。
举个例子,有的差友可能经常见到这只圆脸橘猫,但一直搞不明白它叫啥从哪来为啥火。想搜一下吧,也不知道咋说。
但现在,只要用夸克的截屏提问,千问马上能精准出来图片内容,马上解释到位。

什么哈基米,圆头耄耋,它好像啥都知道,这数据库怕不是接在梗百科上了吧?
如果大伙儿像差评君一样,经常和文字打交道,在刷网页、看资料的时候只想针对眼前的一句话刨根问底,但又不想离开页面打断思路,那千问划词就很好用了。
鼠标选中哪里,都能直接唤起千问,提问、翻译、总结,干什么都无缝衔接,就像是焊在系统底层的妈生操作。

或者通过这个缩在桌面角落,小小很可爱的千问悬浮球,不管有没有在浏览器页面,还是干点别的事儿,都能唤起千问,让它随时开始表演。

除了悬浮球,夸克AI浏览器还可以用Alt+Space(或MacOption+Space),随时开启千问快捷框传送门,主打一个想怎么问,就怎么问。

当然,咱也不能光用夸克AI浏览器整活儿,PC作为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拿AI浏览器干点正事儿更好用。

读论文、搞翻译、做总结、做PPT、写文章、文件格式转换,一句话就轻轻松松搞定。


向左滑动
还有最实用的PDF编辑,平时要用的时候找能用的软件、网站费半天劲,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还要会员,几十块钱用一次,现在打开随便用。

总的来说,在使用体验上,这种把AI揉碎了做进系统底座的方法,比那些外接AI,实际用起来需要反复切换界面、在浏览器和桌面间来回横跳的插件浏览器不知道要好多少。
给人的感觉是,有了夸克AI浏览器,电脑终于自己长脑子了。

当然,要想在AI浏览器赛道上站稳,光靠AI爆发也不够。毕竟咱们用浏览器的大部分时间,还得跟浏览网页和看文件肉搏。
说到这,就得看看夸克AI浏览器升级后的智能标签管理了。
作为一个浏览器,智能标签排序这个新功能确实很实用。


尤其对于差评君这种每天几十个网页,来回反复横跳的码字民工来说,简直救命了。
原本杂乱无章的页面瞬间变得眉清目秀,找资料的思路都跟着清晰不少。
或者大伙儿平常有啥看到一半的网页、文档,都可以通过隔空传送,电脑和手机丝滑互传,打开接着看。

再加上夸克AI浏览器有夸克网盘的大优势,资料云端存储、管理,全都一条龙搞定。
不说别的,光是这几个直击浏览痛点的功能就很香了,何况它还没广告,不占内存。
不过,在这个“好用”的表象之下,其实藏着夸克AI浏览器更大的野心。它想挑战的,是一套运行了二十多年的互联网底层逻辑。
从早期的门户黄页,到后来遇事不决搜一下,搜索引擎一直是大伙儿上网冲浪的首选。
但Gartner之前做过一个挺狠的预测,到2026年,传统搜索引擎的交易量会暴跌25%,市场份额将被AI聊天机器人和其他虚拟代理瓜分。

很显然,用AI的人越来越多。但厂商们现在最头疼的,是怎么让这帮新增用户,指定用上我家的AI呢?
这时候,浏览器作为大家通往互联网的PC端第一入口,自然就被盯上了。与其等你打开浏览器,再去搜索AI、跳转网页,不如我直接让AI把天赋带到浏览器,从源头截胡用户。
这也是为啥科技巨头争先涌入AI浏览器的赛道。根据market.us的统计报告,全球AI浏览器市场可能在2034年增长至2024年的17倍。

但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很多浏览器还是在和AI各玩各的,停留在套个AI插件的程度,能做的事儿很有限,操作也并没有简化。
夸克并没有走浏览器+AI的老路,而是从产品形态上介入这一场AI交互超级入口的争夺战。抓住操作系统与用户的连接点,让浏览器成为电脑里AI的最佳载体,做出更加丝滑顺畅的系统级AI。
最重要的是,对比Chrome、Atlas这些,不用任何魔法,夸克AI浏览器是真能让大伙儿在国内无痛体验到国际上最前沿的新东西啊。

这种打法,就是想靠更落地、更实用的差异化优势,对标国际市场的Chrome和Atlas来做好产品。
一圈体验下来,新的夸克AI浏览器给差评君的感觉就是顺手,让获取信息这事儿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
只是当个陪聊,还是太小瞧AI了。得让它调动听说读写的多模态能力,彻底打破浏览器的使用边界,甚至重构我们使用电脑的方式。

也许以后,咱电脑上只要一个AI浏览器就够了。
在AI浏览器的赛道争锋中,实力和速度缺一不可。夸克AI浏览器这次显然不是无脑开冲,而是凭着系统级、全局AI的体验光速出手,在这个战局中抢占了先机。
不过有一说一,作为刚踏入系统级深水区的新秀,夸克AI浏览器确实做得还不错。咱们还是得多给国产AI浏览器一点信心和耐心,继续期待他们之后的进化吧。
撰文:莫莫莫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