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范式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深入天津港保税区开展“短视频公益大讲堂”活动

津滨网讯(记者岳立杰戴枭翔摄影报道)近日,由天津港保税区人社局、天津滨海公共实训中心、保税区就业驿站、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及相关企业联合打造的“AI助力・0基础学技能:短视频制作与运营公益大讲堂”成功收官。作为课程体系研发与落地的核心载体,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立足职业教育“服务区域、赋能产业”的定位,以“职业技能提升”为核心导向,依托专业教学团队与实操化教学体系,为近100名社区居民、退休人员、应届毕业生、创业者及自由职业者的学员,搭建了从“0基础”到“能实操”的技能跃升通道,其协同成效与培训质量获得广泛认可。

课程聚焦短视频运营全链路,为0基础学员构建“理论—实操—赋能”三位一体的系统化培养体系。从账号精准定位、高转化信息页搭建、爆款选题体系化策划,到脚本结构化撰写、手机拍摄专业技巧,再到剪映剪辑实操、封面设计与流量运营策略,每个环节均采用“理论拆解+案例复盘+现场实战”的沉浸式教学模式,确保技能传授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AI工具的深度融入,更成为本次教学的创新亮点——教学团队打破传统技能教学的单一模式,手把手指导学员运用豆包、DeepSeek、轻抖等智能工具,助力学员高效搭建选题库、精细化打磨脚本、提升剪辑流程效率,并完成数据化的运营分析。这种“AI+技能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构建起“技术赋能技能”的高效培养路径,大幅降低了短视频制作的技术门槛,更为职业技能培训的“智能化升级”探索出了可落地的实践方向。

此外,公益大讲堂创新引入“老字号企业实景拍摄”环节,组织学员走进天津市利民调料有限公司,围绕产品特写拍摄、企业场景纪实、匠人工艺记录三大主题开展素材采集与视频创作。在真实产业场景中,学员既将课堂所学的构图、运镜、光线运用等专业技能转化为实践成果,又深度认知老字号企业的生产流程、产品特色与品牌文化,实现“技能培养—文化传承—产业服务”的多维赋能。实地拍摄后的作品复盘与评选环节,进一步强化了技能落地成效,多份学员作品因创意突出、画面精良获评“最佳实地视频素材”,这一“校—企”实践联动模式,为职业教育如何拓展“技能+文化+产业”的价值边界提供了新路径。

本次公益大讲堂活动,所有参训学员均提交了短视频作品,并最终评选出“最佳脚本奖”“最佳实地拍摄素材奖”“最佳短视频作品奖”和“最具创意奖”。现场学员小李说:“这门课太实用了!从账号怎么建、脚本怎么写,到去企业实地拍摄、视频怎么剪,老师都一步步带着练,还教会我们使用AI工具提高效率,学完真能自己做出成片,完全解决了我们想入门短视频的需求。”

“本次公益大讲堂以‘政校企协同’为创新抓手,突破传统培训模式局限,形成‘多方联动、资源互补、效能聚合’的技能提升新框架。”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课程体系研发与落地的核心载体,学校充分发挥短视频运营领域课程研发与实操教学的核心优势,精准锚定学员技能需求,量身搭建课程体系;天津滨海公共实训中心以专业场地与设备资源,夯实实操教学基础;保税区就业驿站凭借组织动员能力,打通技能培训服务“最后一公里”;相关企业结合行业实践,为课程注入真实场景与案例资源。从课程体系搭建、师资专业化选派,到实操场地高效协调、企业资源深度对接,各环节形成闭环衔接,最终构建起“理论学习—工具实操—企业实践—成果输出”的完整技能培养链条,这一协同模式不仅保障了公益培训的专业深度与实践价值,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技能提升合作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