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万万没想到:中日闹这么凶,莫迪和李在明这俩老狐狸突然都冒头了。日前,美国高层

美国万万没想到:中日闹这么凶,莫迪和李在明这俩老狐狸突然都冒头了。日前,美国高层已经明确表达了对日本的力挺,美方表示:我们对日本的防卫承诺很坚定。美方希望用这种方式镇住亚洲,让中国以及亚洲的这些国家都别为难日本。   这事的导火索得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说起,她上任没多久就在国会安全保障委员会放话,把台湾局势和日本集体自卫权绑在一起,直接触碰中方红线。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天就硬刚回去,说日方这是在破坏中日关系根基,中方肯定要反制。   果不其然,短短三天内,外交部、文旅部、教育部接连发文,提醒公民暂缓赴日旅游和留学,驻日使领馆还特意强调日本社会治安风险升高。   航空公司反应更快,国航、南航这些巨头直接推出免费退改政策,针对11月15日到12月31日的日本航线,退改全免手续费。   11月24日这天,天津至关西、南京至大阪等12条中日航线直接停飞,航班管家数据显示,赴日航班取消率飙到21.6%,创下近期新高。   超54万张机票被退订,东京成田机场中国航线预订量单日暴跌65%,京都、奈良的旅馆空房率冲到70%,北海道滑雪场都面临供应商撤资的风险。   日本经济直接遭重,三越伊势丹股价跌超11%,资生堂、东京迪士尼运营商股价跟着跳水,野村研究所测算,这波操作可能让日本GDP缩水0.36%,损失约2.2万亿日元。   美国一看盟友慌了,赶紧出来站台,国务院副发言人汤米·皮戈特在X平台喊“美日同盟牢不可破”,驻日大使还帮着指责中方“反应过度”。   特朗普更是高调宣称,要把美日安保条约升级,支持日本防卫预算涨到GDP的2%,还推进两军指挥系统对接,想靠这招镇住亚洲。   可美方万万没料到,自己忙着给日本撑场面,莫迪和李在明已经悄悄盯上了这块“真空市场”。   11月22日,印度驻华大使馆突然宣布,全球使领馆全面恢复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这可是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时隔五年的首次全面开放。   其实印度早有预谋,之前只在驻华使领馆小范围试行,这次借着中日摩擦,直接推向全球,还特意绕开国内对华强硬派的反对,只说是“促进民众交流”。   不过印度也没完全放开,要求中国游客提供6个月内余额不少于10万元的银行流水,还得去北上广三座城市递签,典型的“又想赚又设防”。 要知道,中国游客消费力有多强,疫情前每年能给印度带来30亿美元收入,占其旅游总收入的近30%,恢复后还能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莫迪这步棋走得又稳又狠。   另一边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动作也一点不慢。   11月23日南非G20峰会上,他特意找中方会晤,直言想尽快访华,还把韩国官方文件里的“韩日中”顺序,悄悄改成了“韩中日”,态度转变一目了然。   李在明这么做,其实是在纠偏尹锡悦时期的亲日政策,之前日本把独岛纳入海啸预警、扩建相关展览馆,韩国一直敢怒不敢言。   现在借着中日矛盾,他直接硬气起来,下令空军巡航独岛周边,还暂停了韩日联合搜救演练,取消军乐队参加日本自卫队音乐节的计划。   更实在的是,韩国明洞商圈连夜挂起中文横幅,推出“中日双语价签”,部分餐厅还支持支付宝扫码点单,免税店专门给中文导购涨了20%薪资,就等着承接从日本分流来的中国游客。   其实莫迪和李在明的心思,说白了就是“趁虚而入”,但背后藏着的都是精明的算计。   莫迪知道印度旅游业急需复苏,2023年外国游客数量才恢复到疫情前的87.1%,中国游客的回归刚好能补上这个缺口,还能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而且中印贸易本来就互补,印度缺的工业设备、民生用品,中国能提供,中国需要的能源、矿产,印度也有,借着旅游打开僵局,后续合作就能顺理成章。   李在明则是想借着对华示好,摆脱美国的束缚,之前尹锡悦亲日反华,导致韩国对华出口下滑,现在修复关系,既能抢回旅游市场,还能在美日韩同盟里争取更多自主空间。   美国本想靠力挺日本强化亚太遏制链条,却没明白现在的亚洲早已不是“谁喊得响谁说了算”。   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莫迪要的是经济利益,李在明要的是外交自主,没人愿意为了日本的政治投机,牺牲自己的发展机遇。   说白了,美日同盟再怎么升级,也挡不住各国对实际利益的追求,高市早苗只顾着讨好国内右翼,却把送到嘴边的中国游客推给了别人。   现在亚洲的“抢人大战”已经拉开,印度靠签证开放抢流量,韩国靠政策调整抢市场,而日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旅游旺季泡汤。   美国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反而让大家看清,所谓的“同盟承诺”,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