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突击队被堵在地道里,快一个多月了,终于忍不住开始突围!以色列步兵在地道出口开火,打死6名突围哈马斯突击队员,俘虏5名哈马斯武装人员。 停火后,拉法地区的以军控制缓冲区里,还有不少哈马斯人员被困在地道中。最初估计有200人左右,最新审讯信息显示大概80人上下。 被俘人员透露,他们一组30人藏在一条地道里。几条地道互相不连通,想串门得先冒死爬地面。地道里的干粮早见了底,水也得小口省着喝,实在撑不住才冒险突围。 更让人意外的是,地道里还发现了10具遗体。据说连拉法东部营的营长都困在里面,算是最高级别指挥官了。 可能有人好奇,哈马斯怎么会把自己困成这样?要知道这些地道曾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资本。总长度足足500公里,比伦敦地铁网络还长不少。 从2007年就开始挖,花了近十五年才建成这套系统。这可不是简单的土洞,而是实打实的"地下城市"。里面有指挥中心、武器库,甚至能让卡车通行。 2014年冲突时,哈马斯就靠地道神出鬼没搞偷袭。后来的"阿克萨大洪水"行动,更是靠这些地道做足了准备。谁能想到曾经的"护身符",如今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笼。 这背后全是以军针对性的封锁战术在起作用。他们先用地质雷达画出地下三维图,每个出口都标得清清楚楚。天上有无人机盯着地表震动,地下有声波传感器听挖掘声。500米半径内的出口全被封死,连通风口都没放过。 哈马斯之前靠敲击管道传消息,早被以军电子设备监听得明明白白。这种立体封锁下,食物、水、氧气全成了奢望。便携式氧气罐撑不过72小时,想挖新通道又会被立刻发现。 有人问,以军为什么不直接炸掉地道?其实炸地道没那么简单,加沙多是沙土地质。就算用900公斤的精确炸弹,冲击波也会被土壤吸收。 派工兵进去更危险,之前就有部队遭过地道伏击。现在以军有了更稳妥的办法,就是用特殊材料填充。这种液态材料流动性极强,能钻进所有分支缝隙。固化后强度堪比混凝土,48小时就能封死一条隧道。 据透露,等解救人质的事落定,全面拆地道就会启动。但这事真没那么容易,越共古芝地道250公里。 美军投了海量炸弹都没彻底摧毁,更别说500公里的加沙地道。以军估算,清理完这些地道得花好几年,成本更是天文数字。每公里清理成本,够买两架先进无人机了。 更关键的是,哈马斯建地道花的钱远少于摧毁成本。一公里才100到200万美元,炸掉却要好几倍代价。这场地下博弈,本质上是技术和成本的双重较量。 被困人员的处境让人揪心,而地道的命运更关乎未来局势。毕竟只要这些"地下长城"还在,冲突的隐患就没彻底消除。 你觉得以军这招填充法能彻底解决地道问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