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大四女学生接到母亲生病的消息,没办请假手续就急匆匆回家,并向导员发消息表达了歉意,导员勃然大怒让她立马返校领处分,谁曾想女孩竟选择了跳河自杀! 河边发现那个女孩时,她衣角还夹着一张皱巴巴的列车票。 谁能想到,几个小时前她还在急着赶回家见病重的母亲,最后却没能熬过那些冰冷的短信和压在肩上的重担。 女孩叫小杨(化名),那天傍晚的列车上,她把手机攥得指尖发白。 车厢里有人闲聊,有人低头刷手机,只有她坐立难安,几个小时前家里突然来电话,母亲在院子里突然倒下,电话那头的哭腔让她魂都慌了,哪还顾得上办请假手续,行李一扔就往车站跑,上车前匆匆给导员发了条消息,“母亲病重,我先回家,请假手续回来补,对不起。” 可导员的回信来得又快又硬,“未经许可擅自离校按校纪处理,返校必须受处分。” 就这短短一句话,像块冰碴子扎进心里。 列车往前开,小杨一遍遍看这条短信,脑子里一会儿是母亲躺在病床上的样子,一会儿是处分通知上的黑体字,焦虑得喘不过气。 回到家更是乱成一团。 亲人们围着母亲忙前忙后,医院里排队挂号缴费,看着家里拮据的境况,小杨觉得肩膀快被压垮了。 一边是病危的母亲要照料,一边是学校要给的处分,还有眼前摆不开的经济难题,她一个年轻人,怎么扛得住啊。 谁也没料到,几天后,有人在河边发现了她。 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学校介入调查,同学和家人除了自责就是愤怒。 如果导员当时能多一句关心,而不是直接甩处分,如果学校有应急请假通道,而不是卡着死板规则,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 这事儿根本不是个例。 现在不少学校的管理规则硬得像块铁,却忘了规则背后是人。 学生遇到紧急家庭变故,第一时间需要的是帮助,不是冷冰冰的处分通知。 紧急请假就该有绿色通道,辅导员不该只当 “规则执行者”,更该是学生的求助出口。 还有心理支持,遇到这种事的学生很容易钻牛角尖,要是能有及时的心理干预,或许就能拉他们一把。 规则是为了维护秩序,但在生死面前,人文关怀才该排第一。 一条生命的逝去已经够让人痛心,希望所有学校都能引以为戒。 多些弹性,多些温度,别让冰冷的制度,再压垮任何一个无助的年轻人。 愿以后再有人遇到难处时,能有人伸手接住,而不是被推着走向绝路。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 : 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