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二战结束苏联很聪明,占了日本四个岛,在日本头顶上监控着日本。中国那时候太善良了,

二战结束苏联很聪明,占了日本四个岛,在日本头顶上监控着日本。中国那时候太善良了,把占琉球的大好机会给浪费掉了。 回顾1945年2月的《雅尔塔协定》,千岛群岛得交给苏联,等到8月日本快投降时,苏联没含糊,连夜出兵发起千岛群岛战役,冒着大雾子夜登陆,跟日军白刃战、坦克战都用上了,硬生生拿下了择捉、国后、齿舞、色丹四个核心岛屿 。 别人还在谈条件的时候,苏联已经把军队驻扎在岛上,把国际协定变成了既成事实。 现在再看,这步棋有多妙?这四个岛就在北海道北边,扼守着鄂霍次克海通往太平洋的要道,俄罗斯在上面部署了S-300V4新型防空导弹,400公里范围内的弹道导弹、飞行器都能拦截,等于在日本头顶装了个永不关机的监控探头 。 日本多少年了,做梦都想拿回这四个岛,跟俄罗斯谈了无数次,甚至愿意拿经济援助换,可俄罗斯一句话就顶回去:领土主权不能交易。 为啥这么硬气?就因为当年占住了,事实胜于雄辩,现在日本再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俄罗斯实际控制的局面。甚至有这四个岛在,日本永远不敢在俄罗斯面前太放肆,这就是战略威慑的力量:不用天天抗议,一个岛就能让对手时刻保持清醒。 再看看咱们的琉球,那才是真真切切的遗憾。琉球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从明朝起就是中国的藩属国,国王要受中国皇帝册封,用中国年号,官方文书都写汉字,这种关系维持了五百年。 1879年日本用武力吞并琉球,清政府没承认,国际社会也没认可,说白了就是非法侵占。 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琉球归属问题摆上桌面,关键机会来了,1943年开罗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两次主动跟蒋介石提议,把琉球归还中国,还说“琉球离中国近,历史上关系紧密,该由你们管理”。 罗斯福看得很明白,中国东部缺天然海防屏障,琉球能跟台湾、海南岛形成防御体系,挡住海上威胁。可蒋介石偏偏犯了糊涂,说要“中美共同管理”,第一次拒绝,第二次罗斯福再劝,他还是坚持共管。就这一念之差,把送到嘴边的战略要地给推出去了。 后来才知道,蒋介石当时一是怕美国试探,担心拿了琉球会影响美援;二是国内兵力空虚,财政崩溃,没信心守住;三是目光短浅,没看清琉球的战略价值,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他没想到,所谓“共管”最后变成了美国独管,1951年《旧金山和约》把琉球变成美国托管地,1972年美国又单方面把行政权交给日本,连钓鱼岛都被打包进去,给后来的领土争端埋下了大隐患。 而现在的琉球,也就是日本说的冲绳,成了美军在亚太的“兵营”,75%的驻日美军基地都集中在这儿,面积只占日本国土0.6%的琉球,却要承受美军基地带来的噪音、污染和安全风险,当地民众天天抗议,可根本没用。 大家想想,如果当年蒋介石接住了罗斯福的提议,琉球回到中国手里,咱们东部海防就有了天然屏障,钓鱼岛问题根本不会出现,美军也没机会在琉球建这么多基地,咱们现在在西太平洋的战略空间会宽敞多少? 可历史没有如果,一次犹豫,造成了永远的遗憾。 看看国外的案例,英国当年为了马尔维纳斯群岛,也就是马岛,能跨越13000公里大洋,动用118艘军舰、两艘航母,跟阿根廷打了一场战争。马岛面积还不到北京市一半,人口只有几千,为啥英国拼了命也要抢? 因为马岛控制着南大西洋航道,辐射南极区域,周边还有海量石油天然气,每年光税收就能有1760亿美元。现在英国在马岛驻军近千人,部署了核潜艇,阿根廷再怎么在联合国抗议,也拿不回控制权。英国的逻辑很简单:战略要地,先占住再说,实力就是硬道理。 有人可能会说,当年中国是因为国力弱,没办法接收琉球。可苏联当年也面临战后重建的困难,为啥能拿下北方四岛?关键还是战略眼光的差距。 苏联知道,领土是国家最根本的利益,只要符合国际协定,就该果断出击,哪怕暂时付出一些代价,长远来看都是值得的。 而蒋介石政府恰恰缺少这种远见,被眼前的困难吓住,被所谓的“国际形象”束缚,最终错失良机。 其实琉球的民众其实一直有独立诉求。二战时,10万琉球人被日军胁迫自杀,占当时总人口的20%,他们对日本的殖民统治深恶痛绝。如果当年中国接收琉球,大概率会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管理成本并不会像蒋介石想的那么高。可就是因为决策层的犹豫,让这个机会白白溜走,现在琉球成了别人的“棋子”,咱们也只能看着美军在那里耀武扬威。 历史不能重来,但教训必须铭记。 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积贫积弱的样子,我们有足够的实力捍卫国家利益。从南海吹沙填海造岛,到维护钓鱼岛主权,我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弥补过去的遗憾。 但回望二战后的那段历史,苏联的果断和我们的错失,依然值得每一个人深思:国家利益面前,永远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是对国家和人民最负责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