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1月25日,开启交付的京东首车埃安UT Super,同时也陷入退定风波。多位消

11月25日,开启交付的京东首车埃安UT Super,同时也陷入退定风波。多位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表达了退定的理由:硬件方面,宣传图显示的天窗配置,实车并未配备且不可选配。维保方面,发布会时反复强调的租电用户仅399元/月,但关键信息“每月3000公里里程限制”消费者却并不知情;关系能否享受地方购车补贴的发票信息更是被强制选定在广州和上海。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些看似细节的小问题,却折射出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层次困境——一个企业的诚信与责任,正被在快速发展的泡沫中逐渐稀释。消费者的退定,不仅仅是对一辆车的失望,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行业乱象与消费者权益的被忽视。 在这个信息爆炸、选择多样的时代,消费者的心声往往被淹没在繁杂的广告与促销中。天窗配置的“虚假宣传”,看似小事,却是诚信的底线崩塌的开始;而那“399元/月”的租电套餐,隐藏的3000公里限制,像是一场“看不见的陷阱”,让消费者在签约时措手不及。这些细节上的差异,反映出一个问题:企业在追求市场份额的同时,是否真正把消费者的权益放在心上? 更令人担忧的是,购车补贴发票被强制锁定在广州和上海,这不仅限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也暗示着某种“区域壁垒”。这种做法,让人不禁联想到行业中层层利益关系的盘根错节,也让普通消费者感受到“被操控”的无力。 然而,危机中孕育的,正是转型的契机。消费者的退定风潮,提醒行业必须回归初心,重视诚信与责任。企业如果不能及时修补信任的裂痕,再多的优惠和宣传也难以挽回“真心”的流失。只有真正做到透明、诚实,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与尊重。 这场风波,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追逐快速增长的同时,行业是否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性关怀”?企业的商业道德,或许才是未来竞争的核心。不少网友纷纷吐槽:“宣传图都能做假,那还相信什么?”也有人表示:“消费者不是傻子,虚假宣传终究会被揭穿。” 作为普通人,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公平、透明、诚信的市场环境。每一次退定,都是对行业良心的一次拷问,也是对未来的一个警钟。我们相信,只要行业愿意反思、调整,真正把消费者放在心上,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可以充满希望与温暖。 这场风波,或许只是行业的一次“闹剧”,但它背后折射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警醒的问题——诚信,永远是最硬的“底线”。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每一次购车,都能成为一次愉快而值得信赖的旅程。埃安车 埃安su上市 埃安新车RT 信誉信用与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