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百度做电商 还有多大机会?

文丨胡镤心编辑丨张睿

[亿邦原创]又是一年双十一落下帷幕,没有往日的喧嚣与战报狂舞,很多人甚至没注意到它已经结束了。

如果非要在这片沉寂中找到一些变化,百度优选可能是个意料之外的答案。这个在电商领域屡败屡战的玩家,今年靠着AI数字人直播,在大促期间GMV增长91%。

百度再战电商的决心不止体现在双11,在不久前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数字人和百度电商不再是散落各处的技术展示,而是被置于聚光灯下的“双子星战略”(另一个是自动驾驶)。百度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它不打算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的战场上继续硬碰硬,而是要凭借AI,尤其是数字人技术,开辟一个名为“智能电商”的新战场。

聚光灯外,百度财报显示,百度正处于传统搜索和广告业务持续失血,AI新业务增长迅猛但基数尚小,整体营收和利润承压的转型期。AI业务的快速增长与盈利,对百度来说成为一场输不起的“生存战”。

电商行业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早已从红利期迈入出清期;电商所积累的供应链、物流、仓储、支付,早已成为基础设施;与此同时,AI导购、数字人等技术的发展又为电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这一次,百度电商亟需一场弯道超车的胜利。

01

百度的结构性困境

百度的业绩压力已经到了不得不释放的时候。

2025年第三季度,百度营收312亿元,同比下滑7%;核心业务营收247亿元,同比下滑7%;调整后的季度净利润37.7亿元,同比下滑35.9%。其中在线营销营收157亿元,同比下滑18%,已连续6个季度下滑,跌幅呈扩大趋势(Q1下滑6%,Q2下滑15%)。与之相对,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Q3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1875.1亿元,同比增长6.4%。

不难看出,百度核心商业模式面临结构性挑战,旧的增长故事已经落幕,新的变现模式尚未能填补传统广告收入下降带来的缺口。新旧动能转换,高潮远未到来。

在整体下滑中,非在线营销业务(智能云、自动驾驶、小度等)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21%,是财报中唯一的增长极。其中智能云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33%,高性能计算订阅收入增长128%,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62%。基础设施服务需求旺盛,大模型智能营销方案接受度上涨。

百度智能云在2023年实现单季度盈利后,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萝卜快跑也完成“技术验证”,正在向“商业化”冲击。截至今年11月,“萝卜快跑”的累计服务总量已突破1700万次。并相继进入瑞士、阿联酋等市场,并与Uber、Lyft等全球出行平台合作。

拉长时间线可以看到,百度自2018年营收突破千亿后,增速显著放缓,甚至出现小幅波动。收入结构高度依赖在线营销,2024年广告收入占比仍高达54.8%。

与此同时,腾讯营收从2020年的4821亿元涨到2024年的6603亿元,阿里营收从2021财年的7173亿元增长至2025财年的9963亿元,字节跳动更是从千亿规模跃升至2024年的超万亿营收。与新老对手相比,百度的原地踏步本身就是一种倒退。

为了稳住互联网巨头第一阵营的位置,百度正在积极寻找新增长点。

02

百度做电商的必要性

回顾互联网历史,被验证过的商业化机会有游戏、广告、电商,也被誉为互联网的“三大印钞机”。

游戏是利润率最高、但成功率最不确定。它不直接满足物质需求,而是售卖情感体验——成就感、归属感、好奇心和纯粹的快乐。游戏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一旦成功,利润极其惊人。但它又是一场创意的豪赌,具有极强的爆款驱动和生命周期属性。

广告是互联网最基础、最直接的商业模式,简称“流量税”。它的逻辑很简单:聚合注意力,然后将其批量出售。这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游戏——流量越大、数据越精准,广告价值就越高。

百度的商业模式主要依靠广告业务,在游戏行业历经多年尝试后已出售离场,在电商领域则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2013年,百度曾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进入移动游戏领域,但后续发展不佳,且内部腐败问题频发,最终在2025年1月以12亿元出售,画上句号。

在电商方面,百度的"梦想"从未熄灭。2007年,百度悄悄成立电商事业部,次年10月,对标淘宝的百度电商“有啊”上线,号称“3年超越淘宝”。没到3年,“有啊”退场,被戏称“没了”。2010年3月,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爱乐活”上线,因补贴不足被出售。2013年,“爱乐活”转型导购网站“百度逛街”,2014年又转型时尚类B2C商城“百度Mall”,2015年百度入局O2O,整活“百度外卖”,扬言先砸200亿构建百度糯米O2O生态圈,2017年8月,百度糯米卖身饿了么。

10年来,百度对电商锲而不舍,踩中了每一个电商发展的节点,却屡屡受挫。

其背后的原因,可以概括为“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百度并不缺流量,截至9月末,百度企业流量11.11亿月活(QuestMobile数据),与腾讯(12.66亿MAU)、阿里(12.55亿MAU)、抖音(11.82亿MAU)同处第一梯队。但与腾讯的社交、阿里的电商等自成闭环的商业生态相比,百度的流量更像是一条流经却不停留的“过境江河”,缺乏强有力的商业闭环留住价值。

同时百度在战略上优柔寡断和投入不足。内部人士曾指出,“有啊”项目背负超预期的压力,却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支持。O2O大战中,百度也因资金不足而迅速败下阵来。

李彦宏曾在2025年的季度高管会上首次正面回应了“为什么百度总是起大早赶晚集”的问题,李彦宏将其归因为“不聚焦”。在近期的百度世界大会,李彦宏再次回应百度为什么屡屡“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他认为,百度内部可能启动过十个不同的创新项目,如果其中有九个失败了,这是正常的,从概率上讲“就应该失败”。关键在于只要有一个项目能成功,结果就“非常好”。

2023年5月25日,百度借着AI的东风,重启电商业务。

这次的电商品牌“百度优选”,定位为“智能电商”,侧重AI技术在搜索、直播、视频、商城四个场域的应用,明确表示不打算做一个类似淘宝或京东的独立App。

那么这一次,百度电商,能成吗?

03

押宝数字人,百度“电商梦”胜算多少?

当下的电商市场,基本格局已定,但是边缘战场,硝烟不灭。

2025年第三季度,电商增速下滑2.5%(中经数据),前五大平台集中度虽高,但CR2从60%降至57%,供给侧异常“拥挤”。为此,阿里结束“1+6+N”架构,回归“一个阿里”,整合饿了么、飞猪、高德打造大消费平台;京东坚守“超级供应链”,主动挑起本地生活大战;小红书将电商提升为App一级入口“市集”,提升估值;唯品会深度服务高价值SVIP用户,得物高度依赖年轻消费者,视频号则成功激活中老年等增量用户。

与十年前相比,电商所依赖的供应链、物流、仓储、支付、售后已经高度发达,即使一个新入局的中小平台,也能够无缝调用这些“插件”。

胜负的关键,仍然在于前端的流量和平台价值。

百度手握MAU超7亿的百度App(截止2025年9月),给电商提供了巨大的初始流量池。据介绍,百度电商的用户画像为社会中间人群,收入中上,年龄偏大,不追求绝对低价。所以百度平台客单价不低,而退货率仅为同行的1/2至1/3。

与此同时,百度优选押宝“数字人”,通过数字人直播,在百度App内创造出“逛”和“互动”的新场景,将“搜索”流量,变成可以“逛”(如抖音、淘宝)和“信任”的流量(如微信、快手),培养用户“停留和购物”的心智习惯。

在商家侧,为了培育生态,百度优选推出繁星计划,给中小商家免费提供数字人开播名额,还推出一村一品助农专项以非遗数字人专项,吸引产业带商家入驻。

百度行业小二介绍,商家来百度优选,需要先双开直播一段时间,等用户熟悉后,可通过数字人开多个矩阵账号,平台只收取5%佣金,GMV达到一定量级,还有录播名额,允许商家的录播材料滚动播放。

目前百度优选覆盖160多个源头产业带,包括68个一级商品类目和170多家服务商伙伴。小二告诉亿邦,2026年,百度预备将多个APP流量向电商倾斜,包括日活超9000万的视频和贴吧APP。

百度集团副总裁、百度优选总经理平晓黎表示,百度数字人直播追求的是“超越真人”的直播效果。平晓黎预计,到今年年底,慧播星数字人开播规模将同比增长202%,收入规模同比增长228%。

今年618期间,百度为罗永浩量身的数字人首次开播。整场直播几乎看不出来不是真人,吸引超1300万人次观看,4小时GMV破5000万。罗永浩透露,这场直播由AI生成的剧本式产品讲解9.7万字,AI驱动数字人完成8300个动作,语调、口音、微表情、互动细节完全复刻。

百度数字人创新业务部总监吴晨霞告诉亿邦,高说服力数字人背后,是由AI大脑控场的多智能体协作系统,主播智能体复刻主播本人,暖场智能体负责炒气氛,助播智能体负责捧哏,营销智能体负责上优惠发福袋,互动智能体、场控智能体各司其职,AI大脑实时感知直播间信号并做出调整,文心大模型4.5Turbo撰写剧本和多模管理,展现极致“人情味儿”。

数字人直播为百度电商撕开变现的一角,本次双11,百度优选GMV提升91%,核心商家流量同比提升63%,粉丝量提升40%。

“百度电商现阶段还没有饱和,它需要商品供给、商家供给,所以免费提供技术,让商家体验。现在还能两位数增长的电商平台不多了。”在百度世界大会现场,小二向现场商家推销时如是说。

在电商行业成熟期入局,百度电商不需要在正面战场获胜,只需要在自己的技术赛道上建立起不可替代的价值,或可在残酷的存量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