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据多家媒体转述,乌克兰方面突然宣布了所谓“体面的和平”设想。从这句“体面”往下看,流出的清单里有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加入俄罗斯、乌克兰撤出部分地区、不再寻求加入北约、百日内举行选举等内容,还有让俄方解除限制、重返所谓“八国集团”、北约给出不再扩员的书面承诺。这些更像试探舆论的拼盘,而不是能落地的方案。 前几天我刷到一个乌克兰博主的视频,她住在基辅郊区,说早上刚听到这个消息时,邻居们第一反应是“这是真的吗?还是又在骗我们?”。她镜头里,楼下的超市门口围了一群人,有人拿着手机刷新闻,有人在吵架——一个大叔说“丢了克里米亚还叫体面?我儿子在赫尔松打仗白死了?”,另一个阿姨反驳“总比一直打下去好,我女儿还在波兰等着回家呢”。这种分裂的反应,其实已经说明这个方案根本没抓住普通人的痛点。 更有意思的是,当天晚上俄罗斯的军事博主就放出了一段视频:俄军在阿夫迪夫卡的阵地前,新到的一批滑翔炸弹正在卸货。一边说要和平,一边前线还在加码,这本身就矛盾。我查了下,最近美国给乌军的远程弹刚运到敖德萨,乌军第二天就用它炸了俄军的一个后勤点。如果真想谈,为什么还要主动攻击?这让我怀疑,乌克兰是不是在用这个方案当幌子,实际是想让俄方放松警惕? 还有个细节,方案里提“百日内选举”,但乌克兰现在是战时状态,宪法明确禁止全国性选举。这个条件提出来,明摆着就是不可能实现的。难道乌克兰不知道吗?肯定知道。那为什么还要写进去?我觉得可能是给西方看的——证明自己还是“民主国家”,即使在打仗也想着选举,这样能继续拿到西方援助。 再说说北约那条,芬兰瑞典刚加入北约没多久,北约怎么可能突然承诺“不再扩员”?这不符合北约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这个条件一摆出来,就等于把方案的可行性砍掉了一半。俄罗斯肯定不会同意,北约也不会同意,那这个方案到底是给谁看的? 我问过一个研究国际政治的朋友,他说这个方案更像是乌克兰的“压力测试”——测试俄罗斯的底线,测试西方的支持力度,也测试国内民众的反应。最近乌克兰国内征兵压力很大,很多年轻人不想上前线,政府提出和平方案,能暂时缓解国内的反战情绪,让民众觉得“政府在努力结束战争”。 但现实是,两边都没有停手的意思。俄军在巴赫穆特方向还在推进,乌军在赫尔松右岸也在加固防线。前几天看到报道,俄军的无人机工厂最近扩招了三千人,乌军的F-16飞行员还在欧洲训练。这些动作都说明,战争还会持续很久。 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离实际。双方的底线已经很清楚:乌克兰不放弃领土,俄罗斯不退出占领区,西方不停止援助,俄罗斯不停止军工生产。在这些底线没变化之前,任何和平方案都是纸上谈兵。 我觉得,现在最该做的不是提什么“体面和平”,而是先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如开通人道通道,让平民撤离;修复发电站,让老百姓冬天能用上电;交换战俘,让家属能见到亲人。这些小事做好了,才有可能慢慢走向真正的和平。 总的来说,这个“体面和平”方案更像是一场政治秀,不是真的想谈判。两边现在都在拼耐力,谁能在后勤、人力、武器生产上撑得更久,谁才有资格坐在谈判桌前说话。现在谈和平还太早,就像原文说的,还在下棋,子力还在落。说不定过几天,前线又有新的变化,这个方案就被大家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