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心理小知识|饿鼠效应

💡1925年,美国科学家麦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 他把一群幼鼠分为两组喂养,甲组采用“优惠待遇”,每天提供充足的食物,让它们终日饱食;乙组采用“歧视待遇”,每天只给60%的食物,让它们饿着肚子 · ⁉️看到这里,你是否以为甲组的老鼠会比乙组的老鼠活得更好,但实验结果却出人意料: · 甲组老鼠的寿命难逾千日,乙组老鼠则活了2000多日,才“寿终正寝”,而且它们的毛皮光滑、皮肤紧致、行动敏捷,免疫功能乃至性功能都比“饱鼠”强 · 这就是著名的“饿鼠效应”:适当节制,发展良好;过度放纵,早衰短命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凡事太用力,反而使不上力 · 复旦大学教师于娟拥有令人羡慕的留洋经历和博士学位。性格好强的她,为了在两三年内当上副教授,玩命写文章、搞课题。在长期熬夜和巨大的压力之下,她不幸患上了乳腺癌,32岁便英年早逝 · 经过不断反思之后,她发现自己以前做事总喜欢大刀阔斧,临时突击,而不懂得细水长流,积少成多。得病之后的她曾写下长达一年多的病中日记 · 📖她感叹道: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 另一个例子: 跑步对于村上春树来说,不仅仅是有益健康的体育锻炼,更是一种“活着”的隐喻:每日超越昨天的自己,哪怕是一丁点儿。对于那些嘲笑坚持跑步的人 · 📖他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 “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 · 🌈其实,好的人生,其实不必太用力 找到自己的优势,静下心来,按照自己的节奏走,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因为真正厉害的人,都不是靠一时的拼搏,而是量力而行,稳步前进 · 谢谢你来到我的空间🙆‍♂️ 你的喜欢、点赞、收藏和关注❤ 都是我写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