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长安文物知多少汉代陶案与博山炉

西安网讯西汉的生活用具,其质地可分为金、银、铜、铁、陶、玉、骨、角及漆器等。文景时期主张节俭薄葬,其随葬品多用陶器。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出土了一组生活器具,虽为等比例缩小的明器,但其构造和工艺与实物几乎无差,也为我们呈现了汉代时期,宫廷贵族的奢华生活状态。

陶案,是汉墓中较为常见的器物。据史料记载,汉代宫殿宴饮时,是要张开帷幄,帷幄下设厅和案,在案上摆酒具方便使用。就如同这件展品,汉代的案,相当于我们现在上菜用的托盘。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考古与藏品管理部刘婷:我们说汉代有一个成语叫举案齐眉,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举起的案就是像这样一件木质的或者陶质的几案。它是比较小巧的,在上面可以放一些喝酒用的耳杯,舀酒用的酒勺,以及其它可能会日常用到的器物。在汉代的宫殿当中,这种几案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当时一个非常奢华的生活的一种象征。当然我们在阳陵现在看到的都是冥器,所以它没有特别地奢华,但依然在里头用朱砂做了装饰。

经考古发现,陶案大都是在等级较高的多室墓中使用,其使用情况具有一定的阶层差异。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考古与藏品管理部刘婷:在马王堆汉墓当中出土了大量的漆制耳杯,上面就有非常美丽的彩绘。而在江苏盱眙的大云山汉墓当中,出土了一些铜质的酒具。这些酒具上甚至有错金银的图案,从这些器物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在汉代宫廷生活上层贵族,他们的确是非常奢华的。

汉代宫殿宴饮设帷幄、饮酒用案几之外,在日常陈设中,香炉是非常重要的器物之一。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郁,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考古与藏品管理部刘婷:汉代最常用的香炉就是博山炉,博山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古人认为神仙通常会在天空当中飞翔,当他们看到与自己居住的仙山博山,形状非常相似的这种博山炉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并且这种炉当中的香料在燃烧的时候,它的青烟会缭绕,这样也能够吸引神仙来下降。汉代人通常认为,神仙受到吸引之后下降,可能会赐给这个主人一些比较好的,像是仙丹或者是仙露之类的东西。

一般的博山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云气纹、人物及鸟兽。于炉中焚香,轻烟飘出,缭绕炉体,自然造成群山朦胧、众兽浮动的效果,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考古与藏品管理部刘婷:汉武帝为了吸引神仙,甚至在当时制造了一些金人。让这种金人捧着金盘来盛露,希望能吸引到神仙来跟他交谈,传授他长生不老之术。在除了博山炉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博山形状的陶奁,这种奁就是妆奁。它是用来装一些比较贵重的首饰的,当然作为容器,也可以装酒或者装水。博山的形状就大量出现在这种汉代的器物当中,也就说明汉代人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够长生的。他们这种求长生求健康的思想也一直流传了下来,我们的很多神仙方术甚至是神话传说,也都是在汉代定型并且留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