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心理学小知识|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在1969年进行了这样一项实验: · 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 停在布朗克斯的车,被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 放在帕洛阿尔托的车,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于是,辛巴杜用锤子将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 ↘️如果一个小的混乱或破坏不能被及时制止,接下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破坏行动中,局势会糟糕到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破窗效应” · 鲁迅先生的《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写道: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当地人的迷信。他们相信将塔里的砖放在自己家中,就可以起到遇事平安如意,逢凶化吉的作用 · 正是因为有第一个人拿了,就有第二第三个人去拿。大家都想着,他都拿了,我干嘛不能拿,于是到最后大家都拿了,所以最后塔就倒了 · ⬇️生活中,“破窗效应”也十分常见: 在晚上你刷了一个短视频,你因此觉得都刷了一个,就再刷一个,最后变成了熬夜 你坚持每天读书,但突然有一天停止了,之后一个月里,你停止阅读的天数越来越多,慢慢地就忘记读书精进自己 · ⚠️起先原本只是一个小问题、轻微的“过错”,如果不及时修正,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就会纵容我们“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极有可能演变成无法补救的后果 · ☀️“破窗效应”对我们的启示: 1.建立“好窗”‌ “好窗”可以是促使我们达成某种目的的内外部因素:完成简单易成小目标的自制力;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乐观的心理暗示… · 2.避免“开窗”‌ 🔸️从源头改变一些小习惯和潜意识,形成良性循环。如,早上一醒来就去做最重要、最想做的事,一整天都会很充实;相反如果一醒来就刷手机,相当于打开了第一扇“破窗”,极有可能在床上浪费一整天时间;‌ 🔸️与人交往时,避免主动告诉别人你的不足,告诉别人不足,就等于把放大镜交到别人手上,让他们放大你的缺点评头论足,而忽略你的优点 · 3.及时“补窗” 小问题不及时修正,终会造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我们要从小事抓起,不能纵容自己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坏习惯,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修正 学点儿心理学心理学破窗效应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