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人格伤疤 —— 有些经历的痛苦无法用时间抹去

🔹我们劝一个人,经常说:“时间是治愈伤痛的最好良药,一切都会过去。”可是,有些事情造成的伤,一辈子都没法过去。 . 🎬在《海边的曼彻斯特》电影中 ▪️主角因为出去买酒时忘了盖上防火板,等买完酒回家,家里已经变成一片火海,妻子下楼求救晕倒被消防员救出,两个孩子永远地留在了里面。 ▪️在警察局,他用低沉的语气告诉警察事实,希望能判自己死刑,至少能换良心上的安宁。虽然他被警察释放了,但他没有释放自己。 ▪️那场意外变成一个永久的烙印,深深烙在他的人格,变成一个陈旧的伤疤。他离开了故乡,也开始了新生活,但他知道自己从未真正好过。 .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人格伤疤” ▪️指的是过往的一些痛苦经历,会给人留下认知、情感、行为,或者生理上的明显改变,而这些改变又会使得这些人即便被治愈,也比从未受创过的人群更容易再次受伤。 ▪️主角从此变得木讷,是因为他故意封冻了情感,他得知哥哥的死讯时毫无心理波澜,他放逐自己,把世界关在了门外。 . 🔹时间是药物,有时它可以治愈伤痛,但有时会让人沉溺其中。人们依赖时间洗刷掉所有记忆,但最终发现只是对逃避成瘾,想忘掉的一切却依然坚固,并且在某个无法预料的时刻轰然袭来。 ▪️就像电影的主角,一直强迫自己遗忘过去的伤痛,可在回去处理哥哥后事时,遇到了前妻。前妻对他道歉,后悔自己当年被悲伤冲昏头脑,说了许多伤害他的话,却忘了他也濒临崩溃。她非常后悔,想祈求主角的原谅,而他却只是颤抖着摇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就匆匆逃走。 . 🔹我们接受的大部分教育,总在说应该勇敢面对人生,面对曾经的挫折和伤痛。但事实上,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和主角一样,因为遭遇过创痛而留下了人格伤疤,变得脆弱、敏感、痛苦,却对它无能为力: ▪️因为霸凌而变得“内向”并非真的内向,只是失去了对人的信任,不愿与外界接触; ▪️因为被抛弃而变得谨小慎微并非为人谨慎,只是担心自己做错事就会再被丢下; ▪️因为在感情中被辜负而抗拒付出,也并非性格自私,只是不敢不计较后果地投入一段感情 . 🔹“人格伤疤”就像伤口上的一粒细小沙子,已经长进了愈合的肉里,可一碰还是隐隐作痛。 ▪️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引导我们避开这个伤口,久而久之演变成习惯性回避伤害的人格特质。越怕受伤,越敏感,越容易受伤,最后陷入死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