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消息 11月21日,美国向乌克兰发出强硬信号:如果乌方不在11月27日前签署美国提出的结束俄乌冲突的“28点和平计划”,美国将停止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和情报共享。这项计划由特朗普政府起草,要求乌克兰在领土和军事上做出重大让步,以换取美国的安全保障。 这份打着和平旗号的计划,更像美俄协商后的既定方案,乌克兰从头到尾没多少话语权。所谓的安全保障,背后藏着的是让乌方妥协的强硬逻辑,完全没顾及这个国家三年来的战争创伤。 计划核心条款早已传开,顿涅茨克部分地区要设非军事缓冲区,乌军需从中撤出,相当于变相承认俄方实际控制的现状。对浴血奋战的乌克兰人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领土让步。 军事限制同样苛刻,军队规模被压在60万人以内,还得在宪法中明确放弃加入北约。这意味着乌克兰未来的安全路径,要被别人牢牢限定。 经济层面的算计更直白,乌克兰1.1万亿美元储量的稀土资源,美国要拿到优先开发权,重建利润还要分走一半。特朗普口中3500亿援助,成了索求回报的筹码。 泽连斯基没选择硬刚,21日公开表示会提替代方案,既不想失去美国支持,也不愿背弃国家尊严。这种两难处境,让这个战时总统如坐针毡。 美国国内也吵成一团,共和党大佬韦克尔直接质疑计划对俄太有利,称其“难带来真正和平”。特朗普的单边操作,连自家党派都有不少反对声音。 欧洲盟友更是坐不住,德法英三国紧急致电泽连斯基,强调涉欧协议必须经他们同意。毕竟冲突持续三年,欧洲的能源和经济早已不堪重负。 俄军近期还在加码攻势,18日夜间就发射470多架无人机和48枚导弹,10多个州遭打击,捷尔诺波尔市已有10人遇难。战场压力让乌克兰的选择更显沉重。 截至2025年9月,美国官方援助总额达1870亿美元,但不少资金最终回流本国军工企业。乌克兰拿命换来的援助,成了美国军工的“摇钱树”。 和平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妥协,无视当事国核心利益的计划,终究难以落地。这场博弈里,最无辜的还是那些渴望安宁的普通民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