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男子花44.8万提了辆宝马X4,然而,他才开了1年多,仅行驶2万公里,四条原装轮胎就都出现了严重龟裂,换新少说也得6、7000块,男子认为这是质量问题,要求4S店免费更换,对方却表示,这是正常老化,并非轮胎品质问题,想换只能自掏腰包。 江苏镇江邹先生(化名)最近糟心透了。 花四十多万买的进口宝马 X4,才开 1 年半就被迫换胎。 这事说起来,连修理厂师傅都觉得离谱。 2025年夏天,邹先生的车胎突然接连报警气压不足。 他赶紧靠边找了家修理厂补气,师傅低头一看轮胎。 当场就皱起眉:“你这四条胎都得换,裂得太严重了!” 邹先生凑过去一看,瞬间气不打一处来。 原本完好的普利司通原装胎,沟壑里全是蛛网状裂痕。 个别裂缝深得能卡进硬币边,哪像只开了两万公里的新车胎? “别人的轮胎跑五六年都没事,你这才一年多就老化成这样?” 师傅的话,戳中了邹先生的疑惑。 他这可是德国原装进口的宝马,提车时就觉得原厂配胎特别靠谱。 去年年初提车那会儿,他特意看了轮胎品牌,心里满是踏实。 怎么也想不到,才一年半时间,四条胎就全要 “寿终正寝”。 更让他难受的是,换一套新胎得花六七千元。 这凭空多出来的开支,换谁都得心疼。 他当即怀疑是轮胎质量问题,转头就找了购车的 4S 店。 要求免费更换四条轮胎,毕竟是原厂配胎,还在合理使用周期内。 4S 店倒是没推诿,很快联系了轮胎厂商做鉴定。 可等鉴定报告出来,邹先生彻底懵圈了。 报告明明白白写着 “轮胎异常老化磨损”,但结论却是 “非质量问题”。 意思就是,轮胎裂得不正常,但责任不在产品本身,换胎钱还得他出。 这结论让邹先生无法接受,却又没辙。 其实懂行的都知道,轮胎龟裂的原因没那么简单。 哪怕是原厂胎,要是生产后长期露天存放。 经阳光暴晒、高温烘烤,或者储存时堆放不当,都可能提前老化。 还有日常使用习惯,长期低胎压行驶、频繁重载。 或者经常走坑洼路面,也会加速轮胎开裂。 而厂商的鉴定报告,没认定是制造缺陷。 大概率是觉得裂纹和储存、使用有关,而非生产时的工艺问题。 但邹先生的遭遇,还是给所有买车人提了个醒。 提车时别光看车的外观和内饰,轮胎也得仔细检查。 一定要核对轮胎的 DOT 生产批号,确认出厂日期没超过半年。 最好拍张轮胎状态的照片,留存好交接时的签字凭证。 一旦发现轮胎有异常裂纹,赶紧拍照取证,别轻易丢弃原胎。 如果对厂商的鉴定结论不认可,可找第三方权威机构复核。 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申请司法鉴定、仲裁。 毕竟大额消费品维权,证据才是最硬的底气。 44.8 万的宝马,一年多就自费换胎。 你觉得邹先生这钱花得冤吗? 提车时你会检查轮胎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