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已经把战争宣言拿到联合国大会上去抄送了。 不光要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同时还要抄送给全世界所有国家。 我提前给你们打一个预防针。 让全世界做好心理准备。 勿谓言之不预嘛! 对日本,我们根本就用不着宣战。 不宣而战,这是二战胜利国的特权。 是他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了,高市早苗还是不肯收回他的言论还是不肯道歉。 更别说什么辞职了。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仁至义尽!该让全世界看一看中华民族强硬的另一面了。 几千年的文明可不光都是韬光养晦啊。 改开之后这几十年,你们真的以为这就可以代表几千年文明了吗? 这话听着提气,却不是一时上头的狠话,联合国大会抄送相关声明,本质是把态度摆到国际规则框架里,既守规矩又亮底线,比私下警告分量重太多。毕竟联合国宪章里写得明白,二战胜利国对战争策源国有监督追责的合法权利,我们拿着规则当依据,不是蛮干,是有理有据的强硬,这份底气,早在七十多年前日本签字投降那一刻就埋下了伏笔。高市早苗敢屡次触碰红线,嘴上喊着歪曲历史的言论,转头还拒不道歉,说白了就是赌我们会顾全所谓“大局”一再退让,可她忘了,中华民族的包容从来不是无底线纵容,韬光养晦是为了厚积薄发,不是任人拿捏的软弱,真逼到份上,该亮的锋芒绝不会藏着。 这些年我们对日本够留余地了,历史问题上,始终主张正视过去才能面向未来,即便日本部分势力小动作不断,我们还是先谈沟通、讲协商,希望对方能认清是非。可换来的是什么?是教科书篡改史实,是政客频繁参拜靖国神社,是高市早苗之流变本加厉的不当言论,一次次突破底线,一次次消耗双方仅剩的信任。换作任何一个有骨气的国家,都不可能一直忍下去,仁至义尽的边界早已越过,再退就成了对历史的不负责,对先烈的不尊重,对民族尊严的践踏。这时候拿出强硬姿态,不是主动挑事,是被逼到绝境后的正当反击,是告诉全世界,我们珍惜和平,但从不畏惧挑衅,谁要是敢碰我们的红线,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 有人总拿改开几十年的温和发展,就误以为中华民族只剩包容退让,这话实在肤浅。翻翻历史就知道,我们的文明里,从来有“和为贵”的包容,也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刚烈。汉朝陈汤千里奔袭斩匈奴单于,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唐朝李靖出征平定突厥,护佑边境安宁;近代即便积贫积弱,也没屈服于列强侵略,拼尽全力赢得民族独立。改开后的温和,是为了集中精力搞发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可这份温和被某些人误读成了软弱,觉得我们不敢亮剑,如今把态度亮在联合国,就是打破这种误读——我们能沉下心搞建设,也能硬起腰杆护尊严,几千年文明沉淀的,既有隐忍克制的智慧,更有绝不低头的骨气。 不宣而战是二战胜利国的特权,这话不是凭空说的,是二战后国际秩序定下的规则,日本作为战败国,本就该遵守战败协定,正视历史、谨言慎行。可现在他们反过来挑战规则、歪曲历史,甚至纵容政客发表不当言论,这本身就是对二战胜利成果的践踏,对国际秩序的破坏。我们不主动宣战,是因为对方的所作所为早已突破道义底线,不配享有对等宣战的资格,更因为对付破坏规则的人,没必要按对方的节奏来,拿着胜利国的合法权利行事,合情合理合法,既让对方付出代价,也给全世界敲响警钟:历史不容篡改,底线不容触碰,谁要是敢逆历史潮流而行,终将自食恶果。 这些年全世界看惯了我们温和发展的模样,却忘了中华民族从来不是单一的底色,韬光养晦是生存智慧,强硬反击是底线坚守,两者从来不是对立的。改开几十年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强的实力守护自身权益,也有了足够的底气对抗挑衅,现在亮出强硬的一面,不是要挑起冲突,是要让某些国家认清现实,别再抱着侥幸心理触碰红线。几千年文明能延续至今,靠的从来不是一味退让,而是该忍则忍、该刚则刚的清醒,该仁至义尽的时候绝不吝啬包容,该寸步不让的时候也绝不会含糊,这才是完整的中华民族,才是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的底气所在。往后谁要是再敢轻视我们的底线,再敢歪曲历史挑衅尊严,等着的只会是雷霆反击,毕竟有些账,早该算清了,有些底线,绝不容任何人践踏。联合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