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太阳]11月21日报道,河南郑州,一男子吃完饭后,觉得这两天气温低,烧饼不放冰

[太阳]11月21日报道,河南郑州,一男子吃完饭后,觉得这两天气温低,烧饼不放冰箱也没事,第二天吃的时候也没加热,结果吃完几个小时后,男子突然晕倒在地,被送往医院治疗,诊断为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网友:一点常识都没有?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男子吃隔夜烧饼晕倒送ICU,大肠杆菌入血后引发脓毒血症,“以为冬天烧饼常温放一夜没事,第二天没加热直接食用”)   河南郑州,28 岁的小李忙完一天的工作,揣着没吃完的烧饼回了家。看着窗外呼啸的寒风,他心想这么冷的天,食物放常温肯定坏不了,便随手把烧饼搁在餐桌上,转身洗漱休息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刻在很多人生活里的平常举动,竟让他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第二天一早,小李拿起隔夜烧饼,没加热就几口咽了下去,匆匆赶去上班。可他刚坐到工位上没多久,就觉得浑身发软、头晕眼花,到了中午,他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办公室。   同事们吓得赶紧拨打 120,将他紧急送往医院。送到医院时,小李已陷入昏迷,医生当即进行抢救。检查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大肠杆菌侵入血液,引发了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必须上呼吸机维持呼吸。   “再晚来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主治医生事后回忆道,ICU 里的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经过全力救治,小李才慢慢脱离生命危险,从鬼门关抢了回来。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那块被他认为 “天冷不会坏” 的隔夜烧饼。小李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冬季因食用隔夜食物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   这些案例都在撕开一个残酷的真相:冬天从不是食品安全的 “避风港”。   很多人都和小李有一样的误区,觉得温度低就能天然防腐,甚至觉得低温能杀菌。可事实恰恰相反,冬天室内温度通常在15-25℃,正好给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这些“隐形杀手”提供了绝佳的繁殖条件。   尤其是像烧饼这类面食,本身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水分,哪怕表面看起来没发霉、没异味,内部也可能布满了致病菌,一旦食用,很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严重时就会像小李这样。   生活里,不少人都有勤俭节约的习惯,看到剩饭剩菜舍不得扔,总觉得 “热一热就能吃”。可有时候,简单的加热并不足以完全杀死细菌。   医生反复强调,再次食用剩饭剩菜时,一定要彻底加热,无论是炒菜、米饭还是面食,都要加热到中心温度滚烫,保持几分钟再吃,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杀灭潜在的细菌。   可能有人会说,“我以前也经常吃隔夜饭,怎么从没出事?” 这其实是一种危险的侥幸心理。一次没事不代表次次安全,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处理剩饭剩菜,既不浪费又能保证安全呢?   医生给出了明确的建议:首先,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如果实在舍不得扔,一定要及时冷藏。其次,冷藏时间不宜过长,存放时也要注意生熟分开,再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   对于老人、小孩、孕妇、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医生更是建议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这类人群的身体抵抗力较弱,一旦感染致病菌,病情往往会更严重,治疗起来也更困难。   而像小李这样的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觉得自己身体好就可以随意吃隔夜食物,免疫力再强,也抵不过大量致病菌的侵袭。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忽视了食品安全的细节,一顿剩饭剩菜看似节约,一旦引发健康问题,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花费高额的医疗费用,得不偿失。   摒弃错误认知,重视剩饭剩菜的处理方式,该扔就扔,如需食用,务必冷藏保存、彻底加热。守护食品安全,就是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这堂生活必修课,我们每个人都得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