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小知识|跳蚤效应
↗️跳蚤有两条强壮的后腿,善于跳跃,能轻松跳起一米多高——跟它们自身的大小比起来,相当于一个人一跃跳上八十层的摩天大楼!
·
⬇️于是,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将跳蚤放在一个玻璃罐子里,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给罐子加上玻璃盖子,跳蚤跳起后重重撞在盖子上。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跳跃高度,直至可以在盖子下自由跳动
·
一周以后,实验者把盖子轻轻拿掉,跳蚤却仍在原来的高度继续跳跃,再也没有跳出玻璃杯,最终死在了里面
·
💡这种内心默认了较低目标后限制了自身实际能力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跳蚤效应”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理由很简单,它们已经调节了跳跃高度,并适应了这种情况,不再改变
盖子不存在,跳蚤却坚持原来的跳跃高度,以为再跳到原来的高度仍然会被撞,放弃了尝试。所以跳蚤也没有办法知道阻挡它跳跃的困难是什么,永远的锁死在死胡同
·
🌊人也一样
实验中的玻璃杯,如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的认知,往往受限于过往的经历。当我们给自己的能力限定了一个高度,那么我们的能力将被限定在有限的高度里,很难突破自我“防线”
如果我们不打破思维定势,永远不会知道,玻璃杯外面的世界有多大,甚至会忘记,曾拥有“跳跃”的能力
·
☀️如何克服“跳蚤效应”?
1、不要囿于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其实是一种惰性,思维的惰性会扼杀我们的创造力,我们会囿于这种条条框框,从而阻碍前进的道理
·
2、不要设置“心理高度”
当我们默认一个高度时,这个高度常常暗示着潜意识:总是说“我不行”的人,一开始就把自己关在狭窄之处,拒绝成长,默许自己过着低配的生活。而敢于突破自我的人,早已走出藩篱,释放生命的更多潜能
·
3、随机应变,及时调整
当情况发生变化,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那就要进行调整。不懂得随时势而变化,一条道走到黑,注定要失败。当然,需要警惕冒险蛮干和轻易放弃
·
4、突破自我
人只有逼自己一把,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活着最大的失败,不是跌倒,而是从来不敢奔跑。身处低谷,不坠青云之志,直面挑战,勇于乘风破浪
·
🌈不管幸与不幸,都不要为自己的人生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