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岩通讯员郭涵
“以前要么凑活吃口冷饭,要么麻烦子女来回跑,现在出门几步路就能吃上热乎饭,这真是把服务送到我们心坎里了。”日前,焦作市马村区演马街道韩蒋村的独居老人李奶奶,说起村里的老年食堂就赞不绝口。
在演马街道,这样温馨的用餐场景,在辖区各个老年餐桌里同步上演,一碗热饭、一份关怀,正切实破解着辖区老年人“吃饭难”的“急难愁盼”。

针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行动不便、做饭困难等实际问题,演马街道将老年助餐服务作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突破口,精准施策构建助餐服务网络,让老年人的“饭碗”越端越稳,“滋味”越吃越香。
为实现“全域覆盖、按需供给”,演马街道创新推出社会餐饮助餐、村集体助餐、邻里互助三类服务模式,把助餐点建在老年人最需要的地方。其中,2024年5月在韩蒋村建成的老年食堂,便是社会餐饮助餐的核心载体,韩蒋村老年食堂引入第三方专业餐饮团队运营,不仅承担着本村及周边3个村的堂食服务,还作为区域配餐点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热餐配送。而在人口集中的村庄,由村集体牵头利用幸福院闲置资源打造标准化老年餐桌,村两委干部轮流值守,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餐食。针对高龄、失能等行动不便的老人,街道还组建“党员+邻里”志愿服务队,由邻居或志愿者每天上门送餐,确保“饭到嘴边、温暖到家”。

截至目前,演马街道已基本实现农村幸福院助餐服务全覆盖,1家老年食堂搭配18家村级老年餐桌,织就了一张“步行可达、服务贴心”的养老助餐网,日均服务老年人近110人。为让老年人吃得安心、吃得健康,各助餐点都建立了严格的食材采购台账,每天的饭菜坚持“少油、少盐、少糖”标准,每周提前公示食谱,既有糊涂面条、包子甜汤等家常味道,也有卤面、饺子等特色餐品,还会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定制软食、流食等特殊餐食。
下一步,演马街道将持续优化升级配套设置,增设棋牌室、休息室等活动空间,让老人们吃完饭能下棋聊天、读书看报,在欢声笑语中丰富精神生活。将“小餐桌”真正打造成邻里相融的“大客厅”,让老年助餐服务既饱含民生“温度”,更彰显服务“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