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日本的高市早苗突然宣布了。据多家媒体报道,她在公开场合释放强硬信号,称将推动更快

日本的高市早苗突然宣布了。据多家媒体报道,她在公开场合释放强硬信号,称将推动更快的防务建设,并把远程打击与海空协同摆在前排。     东京那边的风向,变化快得让人猝不及防。最近,高市早苗在公开场合的一番操作,让整个东亚的神经都绷紧了。     10月24日,她在临时国会上干脆利落,把原本预计2027年才能完成的防务指标,硬生生提前到2025年。     换句话说,战后的“专守防卫”原则几乎被彻底扔到一边,她要在“远程打击”和“海空协同”上搞出大动静。     从账面上看,日本这次确实舍得砸钱,2025财年的防卫预算被拉到8.7005万亿日元,折合美元约551亿,是历年新高。     官方说是为了“周边安全”,实际目的很明显:用真金白银,把平时只在纸面上的战力加速变成现实,尤其是9390亿日元砸向“远程打击能力”,体现了高市急功近利的心态。     从新安保法案到三份安保文件,她一步步突破底线,现在就是为了在2025年前,把防务开支顶上去,让账面数字看起来“肌肉发达”。     说到远程打击,计划里的内容够亮眼:12式改进型导弹射程从200公里拉到1000公里,还要加上隐身设计,实现海陆空通用。     表面上看,日本要在冲绳、石垣岛把民用港口、机场改成军事节点,摆出“饱和攻击”的姿态,号称部署1000枚远程导弹。     可问题在时间差上。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4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目前连实物都没到手,最早也得等到2026、2027年才能交付。     现在手里握的,只是一张订单和PPT上的数字,所谓“先发制人”,根本无法立刻转化成威慑力。     海空体系也同样跛脚,日本想把“大鲸”级潜艇打造成水下幽灵,配合升级版宙斯盾驱逐舰,但核心载具仍在排队:140多架F-35战机分批交付,出云级“准航母”还在升级改装中,真正的编队战斗力距离计划还有很远。     比邻家看看,中国的歼-20早就常态化在天上巡航,预警机、加油机、福建舰形成闭环体系,基础设施和作战网络早已成熟。     日本在雷达、通信等“软肋”上还得持续补课,靠突击花钱不可能一夜搞定。所谓“海空协同”,更多是向美国展示姿态,也是在给自己壮胆。     从区域影响看,高市早苗的操作已经让东亚神经紧绷,韩国担心导弹竞赛升级,俄罗斯也提高警惕。     她鼓噪着要介入台海,把原本互利共赢的区域变成自己的练兵场,但这野心明显踢到铁板上。     笔者认为,无论预算堆得多高,现实逻辑是改不了的,在055大驱和052D构建的成熟防御网络面前,日本那些还在纸面上的“预订战力”,加上半成品体系,显得底气不足。     这不仅是一场军备竞赛,更像是把国运当赌注,用还没到手的“肌肉”,去挑战已经成型的钢铁长城,结局恐怕不会如他们所愿。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