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河南省直三院专家团队在国家级骨科大会发出响亮“中原声音”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林辉通讯员乔海洋

2025年11月12日~16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七届COA学术大会(COA2025)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中国骨科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性会议,本次大会汇集了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2万余名骨科精英,以“数智骨科·共拓未境”为主题,共同探索骨科智能发展新路径。

在这场代表中国骨科最高水平的学术舞台上,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外科在科主任周红刚的带领下精锐尽出,不仅在传统微创技术领域稳扎稳打,更在“数智骨科”的全新赛道展现了领先实力。团队通过多项高质量学术成果,发出了响亮的“中原声音”,赢得了全国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一、攻坚技术高地:从“高危禁区”到“精准选择”

高位胸椎的微创突破:马海军主任围绕“全可视脊柱内镜下侧后路治疗高位胸椎间盘突出症”这一高难度课题,系统阐述了手术入路选择与风险规避策略。此举标志着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内镜技术成功突破高位胸椎这一“高危禁区”,为患者提供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微创治疗新选择。

腰椎方案的精准优化:刘学森医生汇报了“全可视脊柱内镜ULBD与MIS-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稳定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为临床个体化、精准化选择术式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展现了团队在腰椎疾病诊疗上的系统化思维与深厚底蕴。

二、发布权威指南,树立行业规范

在聚焦前沿的同时,团队同样致力于夯实技术基石。本次大会最受瞩目的环节之一,是由杨贺军主任主编的《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规范化手术(腰椎篇)》新书发布会。

此书系统总结了UBE技术的操作规范与技巧要点,为国内同行的技术推广与安全开展提供了权威指南。发布会现场反响热烈,众多学者前来交流,充分体现了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在脊柱微创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三、创新护理模式:从“ERAS优化”到“AI预测”

ERAS路径优化:护理团队乔海洋汇报的《ERAS快速康复在内镜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与护理优化》,系统构建了一套贯穿围手术期的标准化护理方案。该方案显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是“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

AI预测模型构建:护理团队时冉冉、李澳雪汇报的《基于机器学习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分层的预测模型构建》和《全可视脊柱内镜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护理风险评估: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利用算法旨在实现从“经验防治”到“精准预警”的跨越,成为护理分会场的一大亮点,完美契合了“数智骨科”的大会主题。

四、聚力前行:从技术追赶到局部引领

此次天津之行,由脊柱微创外科主任周红刚带队,团队从攻坚高难度术式,到优化技术方案,再到创新围术期管理与引领数智化护理,形成了“前沿探索-临床应用-科研创新-标准制定”的完整闭环,全面彰显了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外科的雄厚综合实力。

每一次亮相,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COA2025的舞台,见证了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外科团队从技术追赶到局部引领的坚实步伐。未来,科室将继续秉承“微创、精准、智能、康复”的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引擎,肩负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使命与担当,将大会所学转化为服务患者的强大动力,为推动中国脊柱微创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