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响了,老板娘慌了,路人一喊救了她 那天在遵义的一家小餐馆里,老板娘正忙着接电话,对方自称是抖音客服,告诉她不小心开通了会员,每个月要扣除八百块钱,老板娘一听就着急起来,马上按照对方说的去点手机,准备下载一个APP,她没有多想,觉得这是官方打来的电话,总不会骗人。 何先生在旁边吃饭时听见动静不对,发现老板娘一直听着他们说话,自己却很少开口,声音又特别像录音里的那种模板,他就感觉这事有点蹊跷,于是没多犹豫,马上拿出手机打了110,电话那头的接线员反应很快,只说了三句话就讲清楚了情况:你别再操作手机了,再点下去屏幕会变黑,钱就要被转走了,老板娘一听这话,手立刻停住了。 这事儿看着不起眼,其实挺典型,现在的骗子不假装警察了,改成冒充平台客服,抖音、美团这些地方大家经常用,也比较信任,他们专门找中老年店主下手,因为这些人天天用手机收钱看直播,但对自动续费验证码这类词不太明白,他们担心的不是损失钱财,而是怕手机没法用下去,店铺开不了门。 最妙的是,救下这位女士的不是专业反诈人员,只是一位正在吃饭的顾客和接线员的一句话,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连警车都没出动,这显示出基层响应其实很快,但需要有人愿意插手、懂得沟通,许多小店主根本没接受过防骗培训,宣传单塞进外卖袋里,可他们日常操作手机时没人提醒。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事,前两年拼多多砍价骗人的案子也是让人下载软件,同样打着平台的旗号,现在骗子变得更聪明了,专门找那些天天用手机但不太懂技术的人下手,比如开小饭馆的、卖菜的、做小生意的,他们并不是不聪明,只是没人教过他们怎么防范这种软刀子。 贵州有些餐馆在餐盒上贴了反诈贴纸,这东西管不了多久,真正需要的是让手机系统自动拦截可疑软件,或者给商家发送风险提示,现在还是靠人用眼睛看,凭运气躲过去,老板娘这回运气好,下一回呢,谁也说不好被骗的会不会是旁边面馆的女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