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特朗普今天(北京时间11月19日)与沙特王储会面时表示:“我和杰弗里·爱泼斯坦没

特朗普今天(北京时间11月19日)与沙特王储会面时表示:“我和杰弗里·爱泼斯坦没有任何关系。几年前我把他赶出了我的俱乐部,因为我认为他是个变态。” 这一次特朗普可能没有说谎,如果他与爱泼斯坦有牵连,拜登和哈里斯一定不会放过他。民主党在大选期间一定会释放相当多的黑料来攻击特朗普。不过质疑特朗普的声音一直存在,有观点认为:“特朗普敢这么180度的转变话术,只能说明一点:他对他的近卫军们修改和涂抹文件的水平非常自信。” 这番话一出,立刻在舆论场上激起千层浪。选择在与沙特王储这样重要的外交场合,主动提及一个如此敏感且充满争议的名字,这本身就很不寻常。 特朗普的表态斩钉截铁,试图将他与爱泼斯坦之间的一切联系彻底切割。他提到的“赶出俱乐部”并非空穴来风,这指的是他著名的海湖庄园,时间大约在十几年前。 当时,爱泼斯坦确实因为某些不当行为被禁止进入海湖庄园。特朗普现在重提此事,显然是想把它当作自己早已“明察秋毫”并与恶人划清界限的铁证。 然而,公众的记忆似乎并不那么容易被擦除。在互联网的角落里,那些流传于网络的照片,记录着两人曾经谈笑风生的瞬间,甚至包括在特朗普的私人飞机“特朗普一号”上的合影。 这些影像资料与特朗普“没有任何关系”的断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他的这番否认显得格外苍白。批评者认为,如果真的毫无瓜葛,为何过去会有如此频繁的交集?这种前后不一的记录,正是质疑声源源不断的根源。 政治博弈的残酷性在于,任何历史污点都可能成为对手攻击的致命武器。爱泼斯坦案在美国政坛就是一颗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 几年前,民主党人还常常利用爱泼斯坦与克林顿等人的关系来攻击对手,如今风水轮流转,特朗普自己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可以预见,随着大选临近,拜登和哈里斯的竞选团队绝不会放过这个可以打击特朗普道德形象的绝佳机会。他们会像侦探一样,翻遍所有档案,寻找任何可能将特朗普与爱泼斯坦更紧密联系起来的蛛丝马迹。 那么,特朗普为何敢于在证据并不完全站在自己这边的情况下,做出如此强硬的表态?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政治算计。 那句“对近卫军们修改和涂抹文件的水平非常自信”的评论,虽然听起来有些阴谋论的味道,却精准地指向了现代政治中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叙事的构建与掌控。 这里的“近卫军”或许并非指某个具体的秘密组织,而是代表了围绕在特朗普身边的整个信息生态系统——他的律师团队、忠诚的媒体盟友、以及庞大而坚定的支持者群体。 这个系统拥有强大的能力,可以将不利的解释边缘化,放大对自己有利的细节,并最终塑造出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官方版本”的事实。特朗普的“180度转变话术”,正是建立在对这套系统运作效率的绝对信任之上。 他深知,对于他的核心支持者而言,他亲口说出的否认,远比几张陈年旧照更有说服力。他的支持者群体习惯于将主流媒体的质疑视为“假新闻”,将对手的攻击视为“政治迫害”。在这种信息茧房中,事实的客观性有时会变得次要,而立场和忠诚则成为判断一切的首要标准。 特朗普的自信,或许并非源于他真的能抹去所有记录,而是源于他相信,即使记录存在,他的“近卫军”们也有足够的能力去解释它、消解它,甚至将它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武器。 这种将危机转化为展现“果敢”与“诚实”形象的机会,是特朗普政治风格中标志性的操作。他敢于在风口浪尖上发出最响亮的声音,因为他赌的是他的听众更愿意相信他描绘的那个版本的故事。 这究竟是一次迟来的事实澄清,又或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表演?在信息碎片化、立场先行化的今天,真相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触及。 每个人似乎都在根据自己的立场,选择性地相信和传播信息。特朗普与爱泼斯坦的这段公案,最终会如何影响选民的判断,现在还很难说。 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仅是特朗普个人的过去,更是整个美国社会在真相与叙事之间的挣扎。对于这件事,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5
用户10xxx15 2
2025-11-19 15:32
他说的可能是真的。从他和MJ的交往就能看出来,他在做事上可能不靠谱,但有些原则和观念还是坚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