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能享受医保统筹,药品种类齐全,对我们这些需要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太方便了。”在赛罕区金丰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李叔叔的切身感受,正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持续提升医保便民服务水平成果的生动缩影。
线下服务网不断夯实的同时,线上服务渠道也在同步拓展。作为全市首家医保部门指定的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医院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正发挥着关键作用。“该平台有效改变了以往药店电子处方多依赖外地专家的情况。”赛罕区医院医务科副科长特日格乐介绍,“现在从问诊、开方到审核,全部由本地专家在线完成,实现了处方来源的本地化、专业化和规范化。”
在赛罕区医院互联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蔚社员向记者演示了审方流程:医生在线审核处方,确保用药与诊断相符,审核通过后,处方将流转至药店。自今年5月正式运营以来,该平台已与938家药店签订服务协议,累计完成处方开具与审核40万单,日均处理4000余单,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安全可靠的线上诊疗服务。
“本院还推出了上门送药服务。患者可通过‘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医院’小程序在线购药,并直接使用医保结算,让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免于奔波,足不出户就能安心用药。”特日格乐补充道。
在拓展服务的同时,赛罕区也同步筑牢医保基金“安全网”,推进全市首家场景智慧基金监管平台建设。该平台利用药店原有监控设备,并依托联通云平台接入赛罕区医疗保障局监控系统。目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已有311家药店、5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入场景智慧基金监管平台,有效强化了对举报核查、疑点数据比对和日常监管的取证应用,实现“平台实时取证、远程处理”,大幅提升了医保基金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形成有力的监管震慑,进一步规范了医药服务行为。
“我们始终保持基金监管高压态势,通过智能监控、专项检查、行政执法等多种方式,坚决守护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赛罕区医疗保障局局长武瑞平告诉记者,“仅2025年以来,已检查定点医药机构800余家,处理违规机构600余家,追回医保基金781.91万元。”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将继续巩固全民参保成果,持续优化服务体验,探索建立罕见病健康管理中心等特色服务,加强部门协同与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均衡、可及、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