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说:入秋不补,一年受苦.
更好的自己 夏天阳气在表,用来抵御酷暑,用来出汗,内脏的气血就相对不足,所以夏天的人相对脾胃虚弱,所以有了“夏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
现在渐渐已经入秋,我们这个北方的城市早晚开始有了温差,很多人经过一夏天的消耗,开始出现了口干、咳嗽等上火的问题,这和夏天的“出汗”脱不开的关系,夏天适度的出汗可以帮助排湿排寒,但是有的人一动一身汗,甚至有的人会去刻意出汗,导致身体津液亏虚,中医讲“汗同血,为心之液”.可想而知,夏天如果感受了暑热,秋天一来,外界的空气也开始肃降,变得干燥起来,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出现一些列的阴虚问题,口干口渴不解渴.大便干燥等.
有的人因为过度的出汗,气随津脱,出现了气虚的问题,脾胃越来越弱,消化能力越来越差,甚至有的人出现了各种的腹部寒凉食欲差.
所以到了秋天我们要适度的去补益身体,以补充夏天过度的消耗.脾为肺之母,土生金,脾胃强健了肺气才能强大,到了秋天才不容易出现鼻炎咳嗽等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温和的太子参或者黄芪类补气健脾,而尽量不用其他强大的参类,因为脾胃虚弱的话,功能越强大的东西反而更不容易吸收.可以每周用太子参煲瘦肉汤两次,用来补气滋阴生津.
出现了各种干燥、口干口渴等阴虚的人,可以平时用两片柠檬煮水喝,或者用古法的酸梅汤,起到滋阴生津又不伤害脾阳的效果.如果大便干燥的话可以喝一些黑芝麻黑豆桑葚类的豆浆或者米糊来滋养肾阴.
当然如果想要起到气阴双养的效果,可以把太子参放到酸梅汤或者黑豆芝麻饮里一起煮水喝.
入秋了,天气开始变凉,请及时增减衣物,以保护我们身体的阳气,秋季进补慢慢来,补气健脾、滋阴生津,我们一起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