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吐槽领导竟被开除!”上海刘女士在同事群几句牢骚,却被公司以“损害声誉”为由扫地

“吐槽领导竟被开除!”上海刘女士在同事群几句牢骚,却被公司以“损害声誉”为由扫地出门!是员工口无遮拦该罚,还是公司滥用权力太狠?法院判决大反转快来一探究竟! 刘女士在上海青浦区这家公司工作已经好些年,平日里工作兢兢业业,和同事们相处得也算融洽。可最近领导长期安排加班让大家苦不堪言。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连陪伴家人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有自己的休闲娱乐了。刘女士和同事们私下里没少抱怨,可当面又不敢直接跟领导提意见,毕竟谁也不想因为这事丢了饭碗。 这天部门里几个关系好的同事私下组了个微信群,取名叫“延误小仙女们”。大家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吐槽着工作里的各种不顺心。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领导身上。刘女士想起领导平时的种种“抠门”行为,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加班安排气就不打一处来。她忍不住在群里发了几句牢骚,什么“网点全部倒闭吧”“彩旗飘飘”“平时没看到他这么抠吗”之类的言语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其他同事也跟着附和,大家在群里发泄着心中的不满,仿佛找到了一个情绪的宣泄口。 可这看似平常的吐槽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群里有个成员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竟然把聊天内容截图转发给了其他同事。这消息在公司里迅速传播开来,很快就传到了领导的耳朵里。 领导得知此事后火冒三丈。在公司大会上当众宣读了聊天记录,场面简直尴尬到了极点。员工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刘女士更是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还没等刘女士从这尴尬中缓过神来,公司就以散布谣言、捏造事实、恶意攻击、投诉或举报他人,损害公司或他人声誉,情节恶劣为由开除了刘女士。刘女士一下子懵了,她没想到自己只是在群里吐槽了几句,怎么就落得个被开除的下场。 刘女士觉得自己很委屈,她觉得即使自己语言上存在不当之处,但也没有扰乱公司秩序,更没有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这么轻易地就把她开除实在是太不合法了。于是她将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赔偿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0万余元。 上海青浦法院受理了这起案件。经过仔细审理,法院认为刘女士在微信群里的言论确实有不当之处,但这个微信群只有十几个人,并不具有大范围传播的可能。而且事态扩大化并不是因为刘女士的传播,她也不是主动制造事端的人。她那些言论纯属茶余饭后的闲聊,不足以认定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形。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在可以采取其他替代性处罚措施的情况下,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有违限度原则过于严苛,属于违法解除理应支付赔偿金。最终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刘小姐10万余元。 在职场中我们虽然有表达自己想法和情绪的权利,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的,别忘了点赞、转发,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职场故事! (事件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