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百色政府网
伴随着高压线迁移、厂区排水、供电等一个个“拦路虎”被精准清除,9月29日,百色大亚新能源材料科技(广西)有限公司首条铸轧生产线首个大卷径、超宽幅铸轧铝卷顺利下线。生产线的轰鸣声,不仅标志着项目取得关键突破,更是百色创新推行“一把手”服务协调机制、精准破解项目难题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百色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紧扣“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百色新篇章”目标,创新建立并深化“一把手”协调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工作机制,通过构建“三级联动”组织体系、健全“三大运行”机制、强化“三位一体”保障,有效破解项目推进中的瓶颈难题,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该机制已推动召开专题协调会议11次。今年1至9月,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开工66个、竣工51个,完成投资238亿元,项目建设“加速度”正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三级联动”织密服务网,全周期护航项目落地
市级强化顶层统筹,破解全局性难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上阵挂帅,担任工作机制专班召集人,从全市发展大局出发,对重大产业项目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工作专班每月上旬定期召开“一把手”协调服务专题会议,聚焦项目推进中遇到的跨区域、跨层级的用地指标、能耗、审批等单个部门或县区难以解决的全局性、关键性瓶颈,进行高位协调和集中攻坚。今年前三季度,累计破解此类重大难题86项。
部门强化横向协同,打通中梗阻环节。在市级统筹框架下,发改、工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等行业主管部门“一把手”作为专班成员,打破壁垒、协同作战。对市级协调会议定事项主动认领、限时办结;对项目需要的并联审批、要素保障等环节,建立“首问负责、信息共享、同步办理”的协同机制,变“企业跑部门”为“部门内部转”,大幅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共同保障了上海榕融新材料、广西华昇新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县区强化落地执行,压实“最后一公里”。县(市、区)党委、政府“一把手”承担项目包联责任,靠前指挥,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协调解决征地拆迁、土方平整、水电接入等属地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和矛盾,确保项目“进得来、落得下、建得快”。项目投产后,包联领导继续跟踪服务,推动项目从“建成”向“达效”转变。如,田阳区通过“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带头对接洽谈,高效解决各类问题超百项,成功引进优质项目19个。
“三大机制”破解推进难题,数据见证“百色效率”
常态化调度机制保进度。百色严格执行“月度会议+清单管理+会后通报”闭环管理模式,每月初,各责任单位上报项目进展及需协调事项;会上逐项目调度,在建项目展示形象进度,签约在谈项目明确推进节点;会后限时印发纪要、跟踪督办、通报情况。此机制确保了项目推进过程透明、责任清晰,新开工项目全部按计划启动,项目按期推进率保持在98%以上。
精准化保障机制破瓶颈。为深化要素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百色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制度,在用地、用林、资金等关键要素上优先保障重大项目。2024年以来,累计收储工业用地超万亩,获批建设用地超千公顷。创新金融服务,打造“百色铝业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扩大政府性担保覆盖面,今年前三季度,协调金融机构授信162亿元,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滚动化推进机制蓄动能。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领域,百色建立“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接续机制。持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聚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着力引进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优质项目。通过滚动实施、梯次推进,形成了“储备—建设—投产—提质”的良性循环,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后劲,前三季度,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35个。
“三位一体”强保障,企业获得感持续提升
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我市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导向,构建“问题收集—限时解决—反馈评价”三位一体的服务保障闭环,着力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优化问题收集渠道方面,百色创新会议参与方式,在“一把手”协调服务会议上实行“有问题才参会、述完问题可离场”,减少企业陪会时间,让企业聚焦问题反映。同时,建立领导干部常态化下沉一线服务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各级干部深入项目现场调研办公,主动发现问题、即时协调。
在强化限时解决效能方面,百色建立问题督办清单和限时办结制度。专班办公室会后快速形成会议纪要,明确责任单位、解决措施和时限。各责任单位立即组织复盘攻坚,简单问题“马上办”,复杂问题“协同办”,疑难问题“专班盯办”。通过强化过程督办,涉企问题办结率保持在92%以上,实现了企业诉求高效响应。
在固化反馈评价闭环方面,百色建立以企业满意度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在月度协调会上,由责任单位汇报上月问题解决情况,再由企业现场评价,满意的销号,不满意的限期整改。将企业评价结果纳入相关部门绩效考核范围,形成“收集—解决—反馈—评价—改进”的工作闭环,倒逼服务质量提升,真正实现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