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回复 + 无视投诉 衡水建行消费者权益谁来护?“12345 回复全是虚假陈述,个人投诉全程被无视”,衡水一消费者的遭遇,揭开了建设银行衡水分行的服务乱象。2025 年 2 月起,该消费者因孩子学费缴纳,遭遇该行“强制”开通龙支付与手机银行、虚构使用要求、泄露信息施压等多项违规行为。9 个月间,消费者通过 12378、12345、95533 等多渠道投诉超200 次,始终未获合法合规处理。更令人愤慨的是,衡水分行面对衡水市 12345 的协调,竟提供 “开通服务系自主行为、操作合规” 的虚假回复,与此前领导当面承认问题的态度截然相反。这种虚假回复行为,已涉嫌违反相关规定,可能面临警告、罚款等处罚。而无视消费者投诉的做法,也违背《银行业消费者投诉处理规程》,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遭遇侵权可通过监管投诉、司法诉讼等途径维权,但个体维权的艰难,更需监管部门主动发力。作为国企金融机构,衡水分行的行为不仅漠视消费者权益,更挑战监管权威与市场公平。期待金融监管部门介入调查,严查虚假回复与违规操作,依法追责问责;也盼相关部门强化 12345 投诉核查机制,让虚假回复无处遁形。唯有监管亮剑、机制发力,才能为消费者撑起权益 “保护伞”,守护金融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