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 年,苏联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廖夫,因为苏联解体被困在太空中。他的飞行本应持续 5 个月,但由于苏联解体,无法从地球派遣新的机组人员。结果,他在那里度过了311天20小时 克里卡廖夫头一遭上天是1988年11月26日,搭联盟TM-7飞船,当飞行工程师,和亚历山大·沃尔科夫、法国人让-卢普·克雷蒂安一块儿去和平号空间站。上去后干了151天,主要是实验和维护,检查太阳能板,记录大气数据啥的。中间他们还做了些舱外活动,安装设备,时间算下来他个人太空时长就破了百天。1989年4月27日回来,腿软得站不稳,但任务圆满,数据全带回来了。这趟让他尝到甜头,也证明了自己靠谱。接下来几年,他当后备,1990年4月备第八次和平号任务,年底转第九次,计划十次舱外行走。航天这行,轮换快,训练跟得上就行,他那时候三十出头,正精力旺盛。 转眼1991年5月18日,他又上去了,这次还是联盟TM-12,飞行工程师,和指挥官阿纳托利·阿尔采巴斯基、英国访客海伦·沙曼一块儿。沙曼就待一周,回来时带了些实验样本,克里卡廖夫和阿尔采巴斯基接手站上事儿。和平号那时候已经是老站了,模块多,活儿杂,他们夏天做了六次舱外活动,修太阳能翼,焊防护板,实验支架一个个安好。克里卡廖夫手艺细,拧螺丝、接线啥的都稳当。原计划五个月,10月该轮换,他本想多留会儿,接下一批的活,因为日程改了,两趟合并一趟,省事儿。可谁成想,这延期成了天大的麻烦。 10月2日,联盟TM-13上来,托克塔尔·奥巴基罗夫和奥地利人弗朗茨·维博克,奥巴基罗夫没长驻训练,就当临时工。10月10日,阿尔采巴斯基跟他们一块儿下去了,留下克里卡廖夫和亚历山大·沃尔科夫继续干。俩人又做了一次舱外活动,焊东西,检查线路,站上实验照常,记录地球磁层、晶体生长啥的。通信那时候还正常,每天跟莫斯科中心汇报,调整天线,信号稳。可渐渐地,回应少了,克里卡廖夫他们以为设备坏了,查了半天,线路没事儿,电脑诊断绿灯亮堂。11月彻底断了,他们只能靠备用频道试试,沃尔科夫重启系统,克里卡廖夫敲键盘输入数据,盼着回音。 这时候,地面上乱套了。12月25日,苏联戈尔巴乔夫宣布解体,第二天正式散了,各共和国自立门户。克里卡廖夫他们俩在上头飘着,一无所知,继续巡检,清理滤网,整理氧瓶。莫斯科控制中心忙着重组,航天档案散了架,他的军籍整编时丢了,官员一看人不在,草草标成缺席,还发了核查令。这通令一传开,才有人拍脑门儿想起来,天上还有俩人呢。俄罗斯新政府接手空间站,可发射场拜科努尔在哈萨克斯坦,着陆区也那儿。以前一家人,免费的,现在分家了,哈萨克斯坦要钱,俄罗斯兜里空,经济正糟心。接人成了难题,飞船座位就四个,燃料贵,轨道窗口窄。 俄罗斯人急了,开会商量,决定卖座位凑钱。联盟飞船对外开放,奥地利咬牙700万美元买一张,日本1200万拿一张。哈萨克斯坦一看,也要一张,说发射得补偿。飞船就剩一席,空间站上俩人等着,克里卡廖夫经验老道,沃尔科夫先下,他留守。沃尔科夫10月10日走后,他一人管着,启动备用电源,计算燃料,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1月,他通过业余无线电联系上澳大利亚操作员玛格丽特·伊阿昆托,上传数据,换来些新闻摘要,知道国家变了天。克里卡廖夫继续干活儿,展开太阳能翼,修阀门,样本归档,机动单元测试啥的。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纠结,国家没了,任务还得接,可克里卡廖夫没抱怨,日志记着数据,录像拍云层。俄罗斯那边终于凑齐,3月17日联盟TM-13对接,新伙伴亚历山大·卡列里和德国人克劳斯-迪特里希·弗拉德上来,他指点仪表,检查接口。25日,三人下去了,飞船落哈萨克斯坦草原,他出来时腿软,医生扶着,臂章上CCCP字样还挂着,褪色了点,但醒目。 恢复得快,1994年2月3日,他成第一个上美国梭的俄罗斯人,STS-60发现号,当任务专家,操作机械臂,抓实验载荷,8天下来,数据满满。1998年STS-88,又上,接团结号模块到曙光号,三次舱外行走,41小时8分钟,拧开关,焊连接,站体亮堂了。2000年10月31日,联盟TM-31去国际空间站,第一批长期机组,安装命运号实验室,拉电缆,准备站务,待了177天。2005年4月14日,当第11次远征指挥官,又上,俩舱外活动,超748天总时长,10月10日下来。 六次飞行,累计803天9小时39分钟,世界纪录保持到现在。2007年退役,当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副总裁,管载人飞行,审设计图,改推进系统。2009到2014年,掌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教新人模拟对接,调头盔。2014年后,转罗斯科斯莫斯副总,领载人航天。五十多岁,身体扛不住,才退休,定莫斯科。采访他,总说忠诚国家,这话听着老派,但搁航天这行,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