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22日,解放军攻入新保安, 35军军长郭景云很顽固,掏出手枪连开两枪,一枪把副军长王雷震的军帽打了个枪眼,第二枪打向了自己。 1948年的冬天,平津战役打得国民党叫苦不迭。傅作义手下的35军,本来是华北的王牌部队,全军上下配了四百多辆大卡车,机动性强,在平原上横冲直撞没人管得住。可就是这么个部队,在新保安给卡住了,军长郭景云最后落得个自杀的下场。这事儿搁谁听都觉得有点儿讽刺,本来是去张家口增援的,撤回来时却把自己搭进去了。想想看,那时候国民党内部乱成一锅粥,傅作义急着保嫡系,郭景云却因为点儿私心,把整个军拖进了泥潭。 11月底,解放军已经在张家口外围布好了网,傅作义一看形势不对,赶紧调35军去救场。郭景云接令后,带着两个师的兵马,风尘仆仆赶到张家口。部队一到那儿,傅作义亲自跑来开会,叮嘱撤军的事儿要抓紧,两天内必须回北平。可郭景云表面上点头哈腰,实际上心里打着小算盘。他在张家口置办了不少产业,面粉厂、被服厂什么的,都是军需货源,撤的时候舍不得扔。结果,官兵家属和当地商人一听说要走,全涌上来塞钱,求带人逃命。卡车本该拉兵,现在堆满了家当和机器,部队只能步行跟上。这么一折腾,撤军日期就推迟了一天。12月6日才勉强上路,7号就撞上解放军的阻击队。枪一响,车队乱套了,郭景云下令就地驻扎,发电报求援。傅作义在北平气得直跳脚,四百辆车怎么还走这么慢?可他也只能派其他部队去接应,袁庆荣、安春山那些人,勉强往新保安赶。 新保安这地方,说白了就是北平和张家口之间的咽喉要道,公路铁路全过这儿。解放军早算准了,第二兵团从西边包抄,十一纵队守住南线,十二纵队堵北面,35军想过都难。郭景云的部队被围在镇子里,阵地拉得老长,弹药粮草一天天耗着。副军长王雷震劝他趁早突围,参谋长和团长们也附和,可郭景云死犟着不动窝,说104军都进不去,咱们往哪冲?就等着援军来。结果,三天过去,援军没影儿,104军一看没戏,自己撤了。阵地前弹坑越来越多,士兵们饿肚子啃干粮,士气低得像霜打的茄子。郭景云这才慌神,找人问计,王雷震直摇头,说现在只剩死路一条。这话听着扎心,可也是实情。解放军步步紧逼,外围阵地一个个丢,镇子里的国民党兵开始动摇,有人扔枪投降,有人四处乱窜。 郭景云年轻时在北洋军里混,胆子大,冲锋陷阵不含糊,傅作义挺器重他,1948年2月就升了35军中将军长。可惜,带兵打仗行,运筹帷幄差远了。文化不高,还爱迷信,围在包围圈里,天天找人算卦,看黄历,盼着转运。手下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谁敢多嘴?国民党内部那套,上下级之间明哲保身的多,真正为大局着想的少。35军是傅作义的宝贝疙瘩,全军一万六千多人,装备精良,美式武器卡车一应俱全。要是顺利撤回北平,还能顶一阵子。可郭景云的拖沓,直接把这张牌给废了。想想那些卡车,本该是机动利器,现在成了累赘,堆满从张家口抢来的家当。商人塞的金条,家属的行李箱,全占了位置。士兵步行跟车,鞋底磨破了,脚上起泡,还得扛着枪警戒。这不光是贪财的问题,更是短视。国民党高层明知道解放军势大,还在内部钩心斗角,郭景云这种中层将领,就更没大局观了。结果呢?整个军成了活靶子,解放军围点打援,干净利落。 战役打到12月22日,解放军总攻开始了。第二兵团炮火齐开,城墙炸得稀巴烂,步兵分路推进,东门南门北门全破。国民党守军扛不住,溃兵到处跑,有人举手投降,有人钻进民房躲着。郭景云的指挥部在镇中心,参谋们忙着烧文件,电台信号断断续续。郭景云抓着参谋长的领子,要两桶汽油,说死也不投降。参谋长假装答应,出门就投了降。等不来汽油,郭景云知道大势已去,手枪一掏,先朝王雷震开了枪。那一枪没打中人,只在王雷震的军帽上钻了个眼。王雷震闪身躲过,帽子掉地上,捡起来一看,焦黑一圈。第二枪,郭景云对准自己太阳穴,扣了扳机。子弹穿脑而出,人就这么倒了。国民党那边记载,郭景云是宁死不屈,可细想,这顽固劲儿里头,有多少是私心作祟?要是早听劝突围,说不定还能少死些人。可历史没如果,35军就这么完了。 郭景云死后,同一天晚上,新保安全境解放。解放军冲进司令部,缴获火炮一百六十四门,汽车三百七十七辆,弹药无数。国民党35军军部和两个师,一万六千多人全军覆没。这仗打得漂亮,直接断了傅作义的西逃路子。北平门户大开,傅作义集团像瓮中之鳖,动弹不得。几天后,傅作义在城里签了起义协议,和平解放北平。想想看,要是没有新保安这仗,平津战役还得拖多久?国民党华北五十万大军,说散就散了。郭景云的死,表面上看是个人选择,骨子里却是国民党腐朽的缩影。那些贪婪、短视、迷信,全都暴露无遗。解放军那边,聂荣臻指挥有方,部队纪律严明,围而不打,给国民党留了条活路。可国民党将领们呢?一个个钻牛角尖,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结果瓦全都没了。
